游客
题文

综合题:如图

图1                         图2
(1)图1和图2分别属于哪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它们分别是用什么作为动力机?
(2)除此以外,你知道这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还分别有哪些吗?(各举2例,4分);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何影响?试举其中一例说明。
(3)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想一想它们能够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为实现政治民主化,在政治体制建设方面进行了不断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皇帝建议:“大抵欧美以三百年而造成治体,日本效欧美,以三十年而摹成治体。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近采(学习)日本治体……十年而图霸定矣。”
材料二孙中山在阐释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后总结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族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
材料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统治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新建立的政体有名无实。这是由于辛亥革命并没有使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思想随之消亡,旧的观念、旧的礼教,依然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材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康有为主张中国学习日本的什么政治体制?当时中国的政治体制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政治革命在同盟会革命纲领中是如何表述的?它实际上是要求在中国建立什么政治体制?这一体制在本质上与康有为主张的政治体制都属于什么性质?
(3)材料三认为导致辛亥革命后建立起来的政体有名无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解决这一问题,当时先进的中国人高举了哪两面大旗与之进行斗争?
(4)材料四规定了新中国的政治体制是什么?这一体制与康有为、孙中山倡导的政治体制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近代政治体制的变化呈现什么趋势?

(广西来宾卷)(2015·广西来宾)探索、改革与民族复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年代尺

材料二土地改革以后,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四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为此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邓小平
请回答:
(1)年代尺上改革开放的开端是什么?
(2)中国在1956年到1978年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遇到了挫折。在取得的巨大成就中,石油工业尤为突出,结束中国靠“洋油”时代的事件是什么?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失误有哪些(请至少列举两例)?
(3)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前的土地所有制是什么?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4)依据材料三,我国1992年“大胆地闯”时提出建立什么经济体制?综上所述,中国的改革历程给你怎样的启示?

(内蒙古巴彦淖尔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相互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
(1)材料一中毛泽东的讲话体现了我国实行怎样的外交政策?在这个政策的指导下,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了哪些重大外交成就?(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材料二

(2)仔细观察材料二,请你说出漫画反映的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相应的解决办法。(最少说出两点)

科技进步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巩固与扩大,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产生的强大推动力逐渐使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和货物可以借助多种快捷便利的方式在世界各地之间流动,信息的传递也变得非常容易。
——摘自高中历史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1)在蒸汽时代、电气时代,有哪些有利于人和货物在世界流通的交通工具问世,请各举一例说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哪一项发明,使“信息的传递也变得非常容易”?
材料二亚历山大二世在1861年3月3日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根据该法令的条款,所有农奴都被宣布为自由的,农奴耕种的土地在农奴和贵族地主之间进行分配……作为回报,农民必须交纳49年的赎地费以偿还政府。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
材料三《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在叛乱各州,奴隶从现在也就是1863年1月1日起成为自由人并可应征入伍。
——纪录片《世界历史》解说词
(3)材料三中的宣言是哪次战争期间颁布的?这次战争在美国历史上有何重大影响?
材料四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


美国
德国
日本
世界
外貌缩减
46.2%
40.6%
8.4%
1∕3
工业下降
70%
69.1%
50%
2∕3
失业人数
1700万
476万
300万
近3000万


(4)面对上述经济状况,美国、德国和日本是如何应对的?有人说,美国的应对措施改变了美国政府和美国经济的关系,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出这种新的关系。
材料五 据下图和资料显示,苹果第五代IPad共有451个部件,苹果在全球有数百家供应商,分布在中国
内地、中国台湾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捷克以及美国等地,但是大部分产品是在中国组装。

(5)材料五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什么?为顺应这一历史趋势,中国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任举二例)

(广西贺州卷)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次工业革命重要成果表

时间
发明者
国家
发明成果
1782年
瓦特
英国
改进蒸汽机
1825年
史蒂芬孙
英国
蒸汽机车试车成功
1866年
西门子
德国
发电机
1882年
爱迪生
美国
纽约市珍珠街发电厂
1885年
卡尔·本茨
德国
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试制成功
1903年
莱特兄弟
美国
飞机
1876年
贝尔
美国
电话机
1894年
马可尼
意大利
无线电报


——摘编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材料来源[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三互联网在世界各个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信息经济在世界各地全面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网络聊天、网上购物使人们足不出户也能够与其他人沟通并享受服务。
——摘编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与第一次相比取得哪些重大突破?
(2)材料二反映出美国制造业出现怎样的发展趋势?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形成这种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