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真谛”
材料一:美国女作家和教育家海伦·凯勒在一岁半的时候,一场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接着,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竟然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
材料二:近来,中小学生因课业负担过重而自杀的消息时时见诸报端,暴露出当代中小学生对生命轻视和珍爱生命意识的淡薄等弱点。例如,据报道,山西临汾某小学五年级学生恬恬因无法承受“作业过多”的压力而上吊自杀了。
(1)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说说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海伦·凯勒和这名小学生分别对待生命的态度是怎样的?
﹙2﹚从两种不同的生命观中,你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进入初中,学习的科目增多了,难度加大了,老师讲课的方法也变了,学校、家长对同学的要求也高了,有的同学不适应这种变化,于是逐渐变得厌学,甚至旷课、逃学,经常违反校纪校规,为了引导同学深刻反思自己的行为,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热情,学校开展了一次互帮互助活动。
假如你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同学:
(1)请你对那些厌学,甚至旷课、逃学的同学的行为作出评析(2.5分)
(2)古人有“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的感人事例,这对我们有什么有益的启示?(2.5分)
(3)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要缩小差距,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 (2.5分)
材料一:据统计:近年来未成年人吸毒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近日,广东汕尾警方捣毁了一个专供青少年吸毒的窝点,并当场抓获46名涉嫌吸毒的青少年。另据重庆市调查结果显示,吸毒的中学生年龄均在14-16岁,占该地区学生总数的1.7%。
材料二:大连市大东区某初中学生张某,经常抢夺同班同学的钱物,索取保护费,供其上网玩游戏之用。如果同学不给,就会拳脚相加。起初被抢的几名同学没敢告诉老师和家长,于是张某的胆子越来越大,变本加厉地加以暴力手段伸手向同学要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上述材料中的青少年受到了哪些不良诱惑或侵害?作为同龄人,你觉得青少年容易受到不法侵害的原因是什么?
(2)假如你的学校开展毒品宣传教育活动,请:① 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② 拟写两条宣传标语
(3)假如你是材料二中张某的同学,你会采取哪些办法来保护自己?
(4)请续写材料二中事情的发展,给张某安排一个合理的结局。
一支香烟包含的东西
(1)请陈述不吸烟的两条理由。
(2)为戒烟日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材料一:数学考试的成绩下来了,小洁的成绩不好,她的心情很糟。回到家里,她便拿起平时最喜爱的集邮册,逐页欣赏,她的情绪逐渐愉悦起来。
材料二:当家长、老师批评自己后,如果心里有气,可以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家长、老师,我会怎样做呢?
材料三:一对夫妇上街买菜,被小偷窃走200元钱。妻子回家后气恼不已,而丈夫却大笑道:“花200元钱加强我们的防盗意识,值!”
(1)以上三则材料,各运用了什么方法来调节情绪。
(2)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请写出你处理的方法。
张某是个品学兼优的女孩,可家长和老师都万万没想到她却突然跳楼自杀了。悲痛之极的妈妈,事后在张某的日记中找到了答案。原来,张某的妈妈和奶奶、爸爸经常发生口角,在他们的冲突中,她既不愿意站在妈妈一边,也不愿意站在奶奶和爸爸一边,因为她爱他们大家,这使她的心情常常处于一种矛盾之中,慢慢地,她开始厌倦家人,整日情绪低落,精神恍惚,最后走上了不归路。
(1)张某自杀事件告诉我们:青少年该怎样珍爱自己的生命呢?
(2)假如某个人在世上只能活三天,你认为这三天里应该如何善待自己的生命。请你列出他(她)尽可能多的应该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