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郑板桥开仓济民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①谴:谴责,责备。②任:承担责任。加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室无贿赂,案无留牍(牍:写字用的木片) |
B.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辄:就) |
C.值岁荒,人相食(值:遇到) |
D.或阻之(或:有的人)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从文中可以看出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⑤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⑥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解] ①[孤陋]片面、浅陋。②[资]盘缠。③[审]详细。④[庶几]差不多。⑤[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⑥ [勉]勤勉,努力。下面选项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未若柳絮因风起若既不出户 | B.面墙之士不幸而在穷僻之域 |
C.必有忠信如丘者欲信大义于天下 | D.益慕圣贤之道曾益其所不能 |
用 “/”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夫 以 孔 子 之 圣 犹 须 好 学 今 人 可 不 勉 乎 本文所谈的是为学之道,但为什么强调交友的重要呢?你喜欢交哪类朋友?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乎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夫子何命焉为()(2)公输盘不说 ()
(3)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2)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墨子热心救世,反对战争。在得知楚将攻宋的消息后,为阻止战争爆发,昼夜兼程,不辞辛劳,赶到楚国进行劝说。 |
B.墨子辩术高明。他先言其他,诱使公输盘落入圈套,然后一针见血,从几个方面批驳了公输盘的行为,让公输盘理屈词穷,无话可说。 |
C.公输盘在墨子的劝说下,明白了攻宋将使自己陷入不义的境地,于是听从了劝说,主动带墨子去劝说楚王。 |
D.这段文字以对话为主,语气时缓时急,语言长短交错,富于表现力,从中可以感受到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 |
严母教读
记母教铨①时,组绣纺绩之具,毕置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纺绩,口授句读②,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③,旋复持儿而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朗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醒矣!” 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方卧焉。诸姨尝谓母曰:“妹一儿也,何苦乃尔④!”对曰:“子众,可矣;儿一,不肖,妹何托焉?”铨终学有所成,蜚声文坛。
【注释】①铨:蒋士铨,字心馀。清代江西铅山人。②句读:这里泛指文章。③夏(jiǎ)楚:这里指责打的意思。④乃尔:这样。解释加点的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毕置左右() (2)旋复持儿而泣()(3)鸡鸣方卧焉()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你有多个孩子就好办,我只有一个孩子还没有成年,我死了,孩子要托付给谁? |
B.你有多个孩子就好办,我只有一个孩子又不孝顺,我死了,孩子要托付给谁? |
C.儿子多倒好办了,我只有一个儿子又不孝顺,我靠谁呢? |
D.儿子多倒好办了,我只有一个儿子,将来不成才,我靠谁呢? |
文中母亲的教子方式,你是否认同?谈谈你的看法。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蒙辞以军中多务未尝稍降辞色 | B.蒙乃始就学指物作诗立就 |
C.自以为大有所益益慕圣贤之道 | D.但当涉猎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中孙权是怎样劝学的?(4分)
造酒忘米
一人问造酒之法于酒家。酒家曰:“一斗米,一两曲①,加二斗水,相参②和,酿七日,便成酒。”其人善忘,归而用水二斗,曲一两,相参和,七日而尝之,犹水也,乃往诮③酒家,谓不传与真法。酒家曰:“尔第④不循我法耳。”其人曰:“我循尔法,用二斗水,一两曲。”酒家曰:“可有米么?”其人俯首思曰:“是我忘记下米!”
噫!并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不得酒而反怒怨教之者之非也。世之学者,忘本逐末,而学不成,何异于是!
【注】①曲:酒曲,酒母,酿酒所用的发酵剂。②参:通“掺”。③诮(qiào):责备,讽刺。④第:只是,一定。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归而用水二斗/云归而岩穴暝 | B.何异于是/渔人甚异之 |
C.犹水也/在昼犹昏 | D.尔第不循我法耳/循规蹈矩 |
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并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不得酒而反怒怨教之者之非也结合文意,用自己的话谈谈在学习方面受到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