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君主与百姓的关系,中国古代史上的思想家们多有论述。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则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他们都对君主拥有权力的正当性提出了质疑 | B.董仲舒的主张将君主权力进行神化 |
C.黄宗羲的思想体现了民本思想 | D.孟子认为君权来自于神和百姓的授予 |
据白寿彝《中国通史》记载:六朝时期大中型墓葬多数发现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乃至两广与云南等地呈渐次下降分布,随葬品规格也依次降低。据此我们可以推断()
A.南方依然保留宗法分封制度 |
B.官僚统治阶级内部等级森严 |
C.中原人口南迁逐步开发江南 |
D.长江中下游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
西汉武帝时期设立了十三个州,其中十一个州的名称沿用了《尚书》、《周礼》中的州名。这反映了()
A.地方行政区划变化 | B.儒学的地位在上升 |
C.监察体制走向成熟 | D.皇权专制得以巩固 |
2011年国际关系领域出现了阿拉伯之春(中东乱局)、伦敦之夏(社会骚乱)、华盛顿之秋(“占领华尔街”)、平壤之冬(金正日逝世)等重大事件。这些事件的背后反映出当今的世界形势呈现()
A.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 B.国际恐怖主义泛滥 |
C.乱象丛生,危机重重 | D.“一超多强”的局面被打破 |
1992年某日,莫斯科某学校一历史老师在上课时表示:“我不知道问什么问题,更不知道什么答案是正确的。”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因为他()
A.反对政府加强思想文化控制 | B.对社会剧变感到茫然不解 |
C.惋惜苏联的历史走向终结 | D.感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
“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A.进行反苏的舆论宣传 | B.建立北约组织 |
C.实施马歇尔计划 | D.实行军事援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