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教授在《儒学创新的契机》一书中指出:东亚的发展“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在东亚发展过程中)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材料表明
| A.儒家学说始终对东亚文明起决定作用 | B.儒家学说难以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融合 |
| C.西方发展模式必须以儒家思想为基础 | D.东亚发展既吸取西方文明,又继承儒家文明 |
1889年7月14日,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巴黎召开,会场悬挂着马克思的画像,巨幅标语上写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在政治上与经济上剥夺资产阶级,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化”。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B.标志着第一个无产阶级国际组织的建立 |
| C.体现出马克思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影响 | D.马克思在政治、思想上发挥了领导作用 |
读下图。对中共来说,下列各项,不属于此次运动所产生的重大影响的是
A.使全党从教条主义束缚中 解放出来 |
B.进一步掌握了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本 方向 |
| C.为夺取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
| D.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 |
对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的表述与分析正确的是
①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发展②是利用市场和价值规律发展经济的一种尝试
③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要步骤④它的内容包括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1913年孙中山组织发动了“二次革命”,下列关于“二次革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次革命”是相对于辛亥革命而言,都属于反专制的革命 |
| B.“二次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反袁世凯复辟帝制 |
| C.“二次革命”发生的原因是段祺瑞拒绝恢复国会 |
| D.“二次革命”由于陈炯明的叛乱而失败 |
德国诗人海涅在拿破仑打败某次反法同盟后写道:“拿破仑呵了一口气,就吹掉了普鲁士。”这是
| A.第三次反法同盟 | B.第四次反法同盟 | C.第五次反法同盟 | D.第七次反法同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