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12分,每小题3分)
叔孙通,薛人也。秦时以文学征,待诏博士。数岁,陈胜起,二世召博士诸儒生问曰:“楚戍卒功蕲入陈,于公何如?”博士诸生三十余人前曰:“人臣无将,将则反,罪死无赦。愿陛下急发兵击之。”二世怒,作色。通前曰:“诸生言皆非。夫天下为一家,毁郡县城,铄其兵,视天下弗复用。且明主在上,法令县于下,吏人人奉职,四方辐辏,安有反者!此特鼠窃狗盗,何足置齿牙间哉?郡守尉今捕诛,何足忧?”二世喜,尽问诸生,诸生或言反,或言盗。于是二世令御史按诸生言反者下吏,非所宜言。诸生言盗者皆罢之。乃赐通帛二十匹,衣一袭,拜为博士。通已出,反舍,诸生曰:“生何言之谀也?”通曰:“公不知,我几不免虎口!”乃亡去之薛,薛已降楚矣。
及项梁之薛,通从之。败于定陶,从怀王。怀王为义帝,徙长沙,通留事项王。汉二年,汉王从五诸侯入彭城,通降汉王。通儒服,汉王憎之,乃变其服,服短衣,楚制。汉王喜。汉王已并天下,诸候共尊为皇帝于定陶,通就其仪号。
高帝崩,孝惠即位,乃谓通曰:“先帝园陵寝庙,群臣莫习。”徙通为奉常,定宗庙仪法。及稍定汉诸仪法,,皆通所论著也。惠帝为东朝长乐宫,及间往,数跸烦民,作复道,方筑武库南,通奏事,因请间,曰:“陛下何自筑复道高帝寝,衣冠月出游高庙?子孙奈何乘宗庙道上行哉!”惠帝惧,曰:“急坏之。”通曰:“人主无过举。今已作,百姓皆已知之矣。愿陛下为原庙渭北,衣冠月出游之,益广宗庙,大孝之本。”上乃诏有司立原庙。
(节选自《汉书·叔孙通传》)
臣光曰:过着,人之所必不免也;惟圣贤为能知而改之。古之圣王,患其有过而不自知也,故设诽谤之木,置敢谏之鼓;岂畏百姓之闻其过哉!是以仲虺美成汤曰:“改过不吝。”傅说戒武丁曰:“无耻过作非。”由是观之,则为人君者,故不以无过为贤,而以改过为美也。今叔孙通谏孝惠,乃云“人主无过举”,是教人君以文过饰非也,岂不缪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戍卒功蕲入陈 功:攻下 |
| B.及稍定汉诸仪法 稍:稍后 |
| C.益广宗庙,大孝之本 广:扩大 |
| D.毁郡县城,铄其兵 铄:削弱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数岁,陈胜起 ②数跸烦民 |
| B.①乃赐通帛二十匹 ②汉王憎之,乃变其服 |
| C.①惠帝为东朝长乐宫 ②愿陛下为原庙渭北 |
| D.①及项梁之薛 ②愿陛下急发兵击之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二世就陈胜起义的事询问众博士儒生的看法,听他们说是造反就生气变了脸色,待听了叔孙通的一番巧辩宽慰之词后,于是转怒为喜。 |
| B.叔孙通离开寝宫回家后,遭到众儒生对他言行的质疑,他解释说自己也是迫不得已。他逃到薛县,薛县已归降楚国了。 |
| C.叔孙通的儒生装束令汉王憎恶,于是他就改穿楚地风格的短装,很合汉王的审美观,得到汉王的喜爱。 |
| D.孝惠帝不愿在看望太后的途中常惊扰百姓,便在武库的南面修复道,听了叔孙通所言此举不妥的劝谏后,惊惧地要赶快拆掉。 |
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司马光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认为人犯错误在所难免,但只有圣贤之人能做到有错必改。 |
| B.以仲虺赞商汤、傅说劝武丁为例证,说明做君王的人不以不犯错误为贤明,而以改正错误为美德。 |
| C.从对叔孙通的批评中,暗中告诫做臣子的面对君王的过错不应教君王文过饰非,而应帮助其认识改正。 |
| D.从古代君主设置诽谤木和敢谏鼓的举动中,看出了他们生怕自己的过错被人知的心理。 |
把下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于工商,无不得谏者。汉兴以来,始置官。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于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当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彼汲汲于名者,犹汲汲于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
(节选自司马光《谏院题名记》)
(1)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于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
译文:
(2)居是官者,当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
译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一巨商姓段者,蓄一鹦鹉,甚慧,能诵《陇客诗》及李白《宫词》、《心经》。每客至,则呼茶,问客人安否,寒暄。主人惜之,加意笼豢。一旦,段生以事系狱,半年方得释,到家,就笼与语曰:“鹦哥,我自狱中半年不能出,日夕惟只忆汝,汝还安否?家人喂饮,无失时否?”鹦哥语曰:“汝在禁数月不堪,不异鹦哥笼闭岁久。”其商大感泣,遂许之曰:“吾当亲送汝归。”乃特具车马,携至秦陇,揭笼泣放,祝之曰:“汝却还旧巢,好自随意。”其鹦哥整羽徘徊,似不忍去。后闻常止巢于官道陇树之末,凡吴商驱车入秦者,鸣于巢外,问曰:“客还,见我段二郎安否?”悲鸣祝曰:“若见时,为道鹦哥甚忆二郎。”
余得其事于高虞晋叔①,事在熙宁六七年间。
选自《玉壶清话》①高虞晋叔:人名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于”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余得其事于高虞晋叔
| A.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 C.不拘于时,学于余 | D.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而已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段生以事系狱②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
| B.①乃特具车马②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
| C.①凡吴商驱车入秦者②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
| D.①为道鹦哥甚忆二郎②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太祖尝弹雀于后园,有群臣称有急事请见,太祖亟见之,其所奏,乃常事耳。上怒诘其故,对曰:“臣以尚急于弹雀。”上愈怒,举柱斧柄撞其口,堕两齿,其人徐俯拾齿置怀中。上骂曰:“汝怀齿欲讼我邪?”对曰:“臣不能讼陛下,自当有史官书之。”上悦,赐金帛慰劳之。
选自《涑水纪闻》下列选项中对“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以尚急于弹雀②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③木欣欣以向荣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 A.①②③④全都相同 | B.①④相同,②③不同 |
|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 D.①②③④全都不同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其所奏,乃常事耳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 B.①臣以尚急于弹雀②太祖尝弹雀于后园 |
| C.①其人徐俯拾齿置怀中 ②……则或咎其欲出者…… |
| D.①自当有史官书之②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则天问狄公曰:“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对曰:“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则天久之,曰:“朕比①不知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因命左右取筐箧,得十许通荐表,以赐梁公。梁公阅之,恐惧引咎,则天不责。出于外,曰:“吾不意为娄公所涵,而娄公未尝有矜色。”
选自《唐语林》①比:并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因”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非碌碌因人成事
| A.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 B.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
| C.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 D.振声激扬,伺者因此知觉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臣以文章直道进身②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
| B.①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 |
| C.①吾不意为娄公所涵 ②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
| D.①而娄公未尝有矜色 ②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胡旦,文辞敏丽,见推一时。晚年病目,闭门闲居。一日,史馆共议作一贵侯传,其人少贱,尝屠豕。史官以为讳之即非实录,书此又难为辞,相与见旦。旦曰:“何不曰:‘某少尝操刀以割,示有宰天下之志?’”莫不叹服。 选自《渑水燕谈录》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史官以为讳之即非实录
| A.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 B.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
| C.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地 | D.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书此又难为辞②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
| B.①某少尝操刀以割②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
| C.①何不曰:‘某少尝操刀以割②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 |
| D.①其人少贱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周盘龙,北兰陵人也,属东平郡。盘龙胆气过人,尤便弓马。泰始初,随军讨赭圻贼,躬自斗战,陷阵先登。累至龙骧将军,积射将军,封晋安县子,邑四百户。元徽二年,桂阳贼起,盘龙时为冗从仆射、骑官主、领马军主,随太祖顿新亭,与屯骑校尉黄回出城南,与贼对阵,寻引还城中,合力拒战。太祖即位,进号右将军。
建元二年,虏寇寿春,以盘龙为军主、假节,助豫州刺史垣崇祖决水漂渍。盘龙率辅国将军张倪马步军于西泽中奋击,杀伤数万人,获牛马辎重。上闻之喜,盘龙爱妾杜氏,上送金钗镊二十枚,手敕曰 “饷周公阿杜”。
明 年 虏 寇 淮 阳 围 角 城 先 是 上 遣 军 主 成 买 戍 角 城 至 虏 围 买 数 重 上 遣 领 军 将 军 李 安 民 为 都 督 救 之 买 与 虏 拒 战 手 所 伤 杀 无 数 遂 战 死。盘龙子奉叔单马率二百余人陷阵,虏万余骑张左右翼围绕之,一骑走还,报奉叔已没。盘龙方食,弃箸,驰马奋槊,直奔虏阵,自称“周公来”,虏素畏盘龙骁名,即时披靡。时奉叔已大杀虏,得出在外,盘龙不知,乃冲东击西,奔南突北,贼众莫敢当。奉叔见其父久不出,复跃马入阵。父子两匹骑,萦搅数万人,虏众大败。盘龙父子由是名播北国。盘龙形甚羸讷,而临军勇果,诸将莫逮。
世祖数讲武,常令盘龙领马军,校骑骋槊。后以疾为光禄大夫。寻出为持节、都督兖州缘淮诸军事、平北将军、兖州刺史。进爵为侯。角城戍将张蒲与虏潜相勾结,因大雾乘船入清中采樵,载虏二十余人,藏仗篱下,直向城东门,防门不禁,仍登岸拔白争门。戍主皇甫仲贤率军主孟灵宝等三十余人于门拒战,斩三人,贼众被创赴水,而虏军马步至城外三千余人,阻堑不得进。淮阴军主王僧庆等领五百人赴救,虏众乃退。坐为有司所奏,诏白衣领职。八座寻奏复位。加领东平太守。盘龙表年老才弱,不可镇边,求解职,见许。还为散骑常侍、光禄大夫。世祖戏之曰:“卿著貂蝉,何如兜鍪①?”盘龙曰:“此貂蝉从兜鍪中出耳。”十一年,病卒,年七十九。赠安北将军、兖州刺史。 (节选自《南齐书•周盘龙传》)
【注】①兜鍪:古代战士戴的头盔。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尤便弓马 便:擅长 | B.随太祖顿新亭 顿:整顿 |
| C.名播北国 播:传扬 | D.卿著貂蝉 著:戴着 |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周盘龙临敌勇敢果断的一组是( )
①盘龙胆气过人,尤便弓马②与贼对阵,寻引还城中,合力拒战
③杀伤数万人,获牛刀辎重④手所伤杀无数
⑤驰马奋槊,直奔虏阵⑥萦搅数万人,虏众大败
| A.③⑤⑥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④⑤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敌人进攻寿春,周盘龙率队杀敌数万,俘获很多牛马和军用物资,皇帝非常高兴,送给周盘龙的爱妾杜氏金钗镊二十枚,以示对杜氏帮助丈夫的赞赏。 |
| B.建元三年,敌军攻淮阳、围角城,周盘龙与其子周奉叔先后冲入敌阵,大破敌军,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这次战役也使他父子名震北国。 |
| C.角城的守将张蒲与敌人暗中相勾结,敌人乘着大雾混进城东门并攻上了白争门,北齐遭受到不小的损失,因这件事周盘龙被有关部门弹劾。 |
| D.周盘龙以武功入朝为散骑常侍,齐武帝戏之曰:“貂蝉何如兜鍪?”实际是开玩笑问他在朝中做文官和在京外做武将感觉有何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