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
B.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 |
C.三省六部制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 |
D.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
"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该言论应出自
A.郑观应《盛世危言》 | B.张之洞《劝学篇》 |
C.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 D.梁启超《变法通议》 |
清中期以前,银钱比价基本平稳(1两白银="1000文铜钱)。鸦片战争之前及战后,银钱比价从1000文持续攀升到时" 1300、1400、1600甚至更高,出现了严重的银荒。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鸦片走私 | B.战争赔款 | C.统治腐朽 | D.商业发展 |
史料记载:明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佃农所获,朝登陇亩,夕贸市廛”。上述材料反映了
①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 ②佃农与商品经济发生了关系
③在农村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④农的生产自主权扩大
A.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 D②③④
古人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代的两小时。如,子时为23时至1时。唐朝前期保留有“日中为市”的古风,日中就是午时。由此推断唐朝长安东西市开市的时间为
A.7-9 时 | B.9-11时 | C.11-13 时 | D.13-15 时 |
有学者在论述“国体”时,把中国历史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三个时代。其中“封建时代”对应的是
A.黄帝时期 | B.西周 | C.秦朝 | D.西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