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 A.“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
| B.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 |
| C.三省六部制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 |
| D.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
孙中山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他于20世纪20年代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含义是
①反对帝国主义②“耕者有其田”③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④“节制资本”
|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③ |
三民主义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所起的推动作用,表现在
①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②推动了中华民国的建立
③指导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制定 ④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 A.①②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下列人物的思想主张与这一观点相似的是
| A.洪仁玕 | B.张之洞 | C.严复 | D.胡适 |
《新青年》创刊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发行量长期徘徊在1000册左右;1918年后,发行量猛增至20000册。出现这一局面的直接原因是
| A.民主科学思想的影响 | B.十月革命的影响 |
| C.文学革命的开展 | D.五四运动的影响 |
1918年,新文化运动出现“新的发展”,这是指
| A.改变了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 | B.开始宣传十月革命 |
| C.开始系统地介绍了西学 | D.宣传民主科学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