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
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 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
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
古罗马流行的观念:他们的法律制度,一半受其特有的法律支配,一半受人类共同的法律支配。罗马皇帝曾有名言“朕诚为陆上之主,但海法乃海上之王”。这表明()
A.法律都是国家主观意志的表现 |
B.罗马法维护罗马全体人民利益 |
C.国家意志和客观规律间处于对立状态 |
D.法律制定应遵循客观经济社会规律 |
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记载:“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审讯案件],而他们被揭穿在[这个]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
A.限制贵族滥用权力 | 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
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 D.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普鲁塔克在《希腊罗马英豪列传》中说到雅典政治时说“这个国家有许多对立的党派如同形形色色的地貌:山地的居民倾心于民主政体,平原偏向寡头统治,生活在海滨的人民向往一种混合的政体。他们都在防止另外的党派占优势……”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雅典政治派别众多 | B.地理环境对政治影响巨大 |
C.雅典的民主政治面临威胁 | D.雅典人不团结,导致了国家的衰落 |
“古希腊民主政体是一种最简陋也最粗糙的结构:它实际上是由‘发言权’组成 ,灾难性地缺少过滤器和安全阀。”该观点认为()
A.雅典民主缺少人文精神 | B.雅典民主没有法律保障 |
C.直接民主存在制度缺陷 | D.雅典民主导致文明淹没 |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指出:“ 因为雅典宪法完全是寡头政治的,……所以在群众眼中,宪法上最残酷和苛虐的部分就是他们的奴隶地位;当然,他们对于每一件别的事也一样感到不满,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自己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与”这从实质上反映了雅典政治()
A.平民受到奴役 |
B.平民缺乏政治参与权 |
C.是专制政体 |
D.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少数人的民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