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初中常见化学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1)下面是部分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镁原子中所含的质子数为 ,上述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中,活动性最强的是 。 (2)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表示混合物是 ,表示单质的是 ,
(3)印刷铜制电路板的“腐蚀液”为FeCl3溶液。已知铜、铁均能与FeCl3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分别为:Cu+2FeCl3=2FeCl2+CuCl2,Fe+2FeCl3=3FeCl2。现将一包铜、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则烧杯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烧杯中一定含有的固体是 。
尿素[CO(NH2)2]是一种高效的肥料。在土壤中,尿素发生水解时缓慢释放出的氨气和二氧化碳都能被作物质吸收利用[CO(NH2)2+H2O===CO2+2NH3]。试回答:
⑴尿素中碳、氧、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①。
⑵120g尿素完全水解,可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②g,氨气的质量为③g。
有一混合溶液是由硝酸、碳酸钠、硫酸、氯化铜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混合而成,向该混合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 Ba(OH)2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回答:
该混合溶液是由___① _____和____②___组成的。
不含另外两种物质的理由:
一是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公元1世纪时,铁在我国已经广泛使用。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铁在地壳中含量居所有金属元素的第①位。
(2)高炉炼铁过程中,CO与铁矿石反应主要发生在炉部,试写出赤铁矿(Fe2O3)与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②__
(3)铁矿石在高炉中冶炼后,得到含较多碳、硫、磷、硅等的生铁。生铁的含碳量为_③_。
(4)生铁经过进一步冶炼可得到钢,全世界每年被腐蚀损失的钢铁约占全年总产量的十分之一。请列举两种生活中防止钢铁生锈的方法。
①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 ②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
已知A、B、C、D、E、F为常见物质,其中A、B含有相同的元素,B、E为氧化物,C、D、F都为单质。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图中反应条件略去)。
(1)X在反应①中起①作用。
(2)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A②、C③。
(3)若F不溶于稀硫酸,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④,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⑤___。与D具有相同化学性质,并能与E发生反应,且反应基本类型与③相同的物质有⑥。
对大量实验事实进行分析,找出一些规律,再根据这些规律,对一些物质的性质作出推测,这是化学学习中必须训练的科学方法,请仿照下表中的示例,以初中学过的酸碱盐化学性质为例,填写空白。
实验事实(写化学方程式) |
规律 |
示例:Zn + H2SO4 ==ZnSO4 + H2↑ |
酸溶液+活泼金属→盐+氢气 |
(1) |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