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
(2)铁生锈的条件是         。将生锈的铁片放在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可能发生的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金属的回收和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
① 废钢铁可回收重新冶炼,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 将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结束后,对剩余固体成分的判断正确的是       

A.肯定有银 B.肯定有铜 C.可能有铁 D.可能是铁和银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①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5);同学们对水进行如下图的实验,图甲中净化水的方法是 (6) (7);图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9),检验b管中气体的方法是(10);已知相同条件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氢气,那么在实验中a、b两管气体实际测得的体积比与理论值相比会偏 (11)(填“小”或“大”)。

②Cl2常作自来水消毒剂,其原理是:Cl2+H2O→HClO+X,则X的化学式为 (12);此反应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13) (填化学式),此反应中含有游离态氯元素的物质是(14)(填化学式)。

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根据所学知识填写:占空气体积78%的是 (1);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2);可用于制造霓虹灯的是 (3);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有(4)

在一次实验操作考查时,教师制定了四个考签:①O2的制取; ②CO2的制取;
③配制50g10%的NaCl溶液;④粗盐提纯。每个同学抽取一个考签进行实验。

Ⅰ.甲同学抽签后来到实验室,发现本组实验桌上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
甲同学抽到的考签应该是(1)(填实验序号),该实验的原理为(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二氧化锰的作用(3),可选用的仪器组合有(4)(填字母代号)。
Ⅱ.乙同学抽到“配制50g 10%的NaCl溶液”。通过计算,需称量NaCl(5) g,量取水需要选取的合适量筒是(6)(填“10mL”或“50mL”或“100mL”)。
Ⅲ.丙同学抽到的考签为粗盐提纯。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通过操作②可以将(7)分离,在进行过滤时,可使过滤速度加快,滤液又不会损失的操作可能是(8)。若提纯所得NaCl晶体的质量比实际值偏低,则可能的原因是(9)

如图为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①t1℃时c物质的溶解度是(38)
②P点的含义是(39)
③t2℃时,向60g的水中加入35g a物质,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40)g;
④t1℃时,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的质量最少的是(41)(填“a”或“b”或“c”);
⑤欲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42)(填序号)。
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增加
Ⅱ.溶质b的质量分数可能增大
Ⅲ.溶液的质量可能不变
Ⅳ.可倾倒出一些水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①甲实验:该装置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结束后,打开弹簧夹,烧杯里的水进入瓶中的原因是(24),若发现瓶内进入的水量明显小于1 / 5,其原因可能有(25);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6)
②乙实验:收集到氢气的试管是(27)(填“A”或“B”),点燃收集到的氢气,
产生(28)火焰。乙实验说明水是由 (29)组成,电解水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30)
③丙实验:把二氧化碳气体沿烧杯壁慢慢倒入,观察到 (31)层蜡烛先熄灭(填写“上”或“下”)。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为(32)
④丁实验:C处通入CO与玻璃管中的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3),加热前先通入CO的目的是(34);为确保实验得到亮红色的铜,当玻璃管D停止加热时,不需要断开D、E装置间的连接,原因是(35);E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6);为避免污染环境,在F处点燃尾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7)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