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1分)小明同学看到妈妈将买来的排水口洗净剂(主要成分:过碳酸钠、柠檬酸)洒在厨房排水口网状盖的底部,倒上温水后迅速冒出气泡.为了解其反应过程,他与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小组同学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要保证实验的效果,实验装置要有良好的气密性,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实验中观察到如下现象:A中有气泡产生;B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收集到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由此同学们得出结论:生成的两种气体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探究二】
(1)实验过程:教师提供了一瓶过碳酸钠(Na2CO4),
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2)提出问题:无色溶液X中的溶质有哪些物质?
(3)猜想与假设:根据以上实验现象,X溶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 _____;还可能存在Na2CO3、NaHCO3、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写出上述实验探究中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4)查找资料:
资料1:氯化钙溶液呈中性;氯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不发生反应;
氯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后发生如下反应:Na2CO3+CaCl2═CaCO3↓+2NaCl
资料2:NaHCO3溶液呈碱性,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氢钠、碳酸钠与足量的酸反应产物相同.
(5)实验过程:小组同学对溶液X中的溶质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将下列实验方案填写完整.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证明溶液中有Na2CO3
②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证明溶液中既无NaHCO3又无NaOH

(6)实验反思:①根据资料,Na2CO4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②Na2CO3、NaHCO3两种物质性质上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其差异性可用于鉴别、______等.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液的危害 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探究氧气的性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小组同学在学习镁条与盐酸反应会放出大量热的实验后,想研究金属铝与盐酸反应是否也放热,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请你和该小组同学共同完成实验。

将注射器中的稀盐酸加入到锥形瓶内时,可观察到锥形瓶中产生的现象为
甲同学观察到反应一段时间后,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的现象,从而得到铝片与稀盐酸反应是放出热量的。
乙同学不同意甲的结论,理由是

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发现锥形瓶中的液体的量明显多于加入的稀盐酸,请用理化知识解释锥形瓶液体量增多的原因

归纳、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根据数字“2”的意义把2H2、H2O、O2-、O2、NO2、2S2-选出部分物质归为一类。
(1)你的选出的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类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3年11月4日哈尔滨再次出现雾霾天气,空气质量污染综合指数AQI超过340以上,PM2.5达到300以上。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微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头发丝粗细的1/20.它含大量的有毒物质,试回答:

专家称,雾霾产生的原因既有气候因素,也与冬季取暖燃煤增加及城市周边秸秆燃烧有关,除此之外,你认为雾霾产生的原因还有可能是
为减缓雾霾,针对哈尔滨市供暖时间长,很多单位没有使用热力公司的供暖而是自己烧锅炉
你的建议是

实验课上,老师让小组同学完成二氧化碳制取和验证的实验设计,老师为小组同学提供
了大理石、高锰酸钾、稀盐酸、稀硫酸和澄清石灰水及相关的仪器和用品,请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连接A和B并将实验装置图补充完整;
(2)写出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标出仪器①的名称
(4)若在具体实验操作过程中B中导管口没有气泡,也没有浑浊出
现,请分析原因

下图用“ ”和“ ”分别表示碳原子和氧原子,这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以下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如下:

A B
⑴在B中补充相关粒子图形,使其表示正确:
⑵物质B属于(物质类别)
⑶此变化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