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865年,赫德在进呈给清政府的《局外旁观论》中说道:“通经原为致用,而今之士人,书籍非不熟读,诗文非不清通,使之出仕,而于人所应晓之事,问之辄不能答,一旦身居民上,安能剔弊厘奸。”赫德实质上揭示了近代中国(   )

A.洋务运动缺乏人才资源 B.传统教育与安邦治国脱节
C.官员执政能力普遍薄弱 D.倡导学习西方科技文化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交通工具对生活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人生活在明朝时,下列有关他的说法有可能发生的是
①喜欢画年画②读了许多带插图的小说
③在科举考试中用颜体书法写了一篇八股文,高中榜首④喜欢听京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下列科技成就中影响人类文明进程最深远的是

A.华佗发明麻沸散 B.蔡伦改进造纸术
C.《石氏星表》问世 D.张衡发明地动仪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

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儒家的地位逐步提高

某中学高中历史选修班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末清初之际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观点的根本原因”时,众说纷纭。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黄宗羲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果 B.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结果
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社会思想上的反映 D.统治者重视工商业的反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