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写到,(中国)新政府24个部长中的11个是小党派的代表或无党派“民主人士”,“虽然政权显然由中共掌握,但这些职位不仅仅是形式。更广义地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初期,对有威望的非党人士的意见是真心去征求的。”这说明
A.中国特色人民代表大会制已确立 | B.新中国诞生为民主党派的创立创造条件 |
C.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协商制度已经形成 | D.新中国使民主党派获得了执政权力 |
下列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协约国同战败国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和华盛顿会议签订的条约构成 |
B.凡尔赛体系调整了帝国主义在世界各地区的矛盾,构成了帝国主义在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 |
C.由于存在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根本矛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必然不能持久 |
D.德国和日本受到限制,而美国则成为该体系的主导国家 |
下列有关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苏德战争的爆发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②1941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联合发表《大西洋宪章》
③日本偷袭政珍珠港之后,美国逐渐改变了以往的“中立”态度
④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④ |
罗斯福新政通过立法规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目的是
A.克服经济危机,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
B.争取工人支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
C.加重对工人的剥削,攫取更多利润 |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 |
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被称为“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下列表述不能准确反映此结论的是
A.在解决中国的问题上,美日矛盾尖锐 |
B.在军备控制问题上,美日矛盾尖锐 |
C.在处置德国问题上,英法矛盾尖锐 |
D.在殖民地问题上,英日矛盾尖锐 |
一位参加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的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他所说的“新秩序”指
A.维也纳体系 | B.华盛顿体系 |
C.凡尔赛体系 | D.雅尔塔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