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为此开展了
A.土地改革运动 | B.农业合作化运动 |
C.人民公社化运动 | D.“大跃进”运动 |
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提出“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下列言论属于该思想家的是
A.“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
B.“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而已” |
C.“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
D.“未有这事,先有这理。如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未有父子,已先有父子之理” |
《唐六典》卷一《三公》中曾提到“太尉一人,正一品。司徒一人,正一品。司空一人,正一品。三公,论道之官也。盖以佐天子理阴阳,平邦国,无所不统。故不以一职名其官……自隋文帝罢三公府僚,皇朝因之。其或亲王拜者,亦但存其名位耳。”由此可知
①隋唐时期仍有“三公”,而且级别很高
②隋唐时期的“三公”实际上是荣誉职务
③隋唐“三公”没有僚属,没有办事机构
④皇帝利用自己的身边亲信来分割“三公”的权力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每个时代都要编写它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编写的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上述材料()
A.表明史学的实用价值 | B.说明历史时序性特点 |
C.肯定求真的史学态度 | D.阐释全球史观的意义 |
“资本主义”(capitalism)一词最早出现于1753年版的法国《百科全书》。一直到了20世纪初,这个词忽然流行起来。1958年版《大英百科全书》所下的定义:“(资本主义)是一种产品生产属于个人或私有企业的经济制度。”这说明“资本主义”一词是()
A.启蒙思想家构建理性王国的创造 |
B.人们对近现代经济发展再认识 |
C.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理论依据之一 |
D.工业革命不断发展的客观产物 |
1926年斯大林在某报告中称:现在我们已进入新经济政策的第二个时期……如果当时,在新经济政策的第一个时期,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事业是依靠农业的,那么现在它却要依靠而且已经依靠工业的直接扩展了。对“新经济政策的第二时期”理解最准确的是()
A.延续新经济政策在农业领域的做法 |
B.为斯大林体制的建立奠定基础 |
C.苏联开始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 |
D.以工促农建立合理的经济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