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甘肃参将李璇,自称李半仙,能视人一物,便知休咎①。彭芸楣少詹②,与沈云椒翰林③同往占卜。彭指一砚问之。曰:“石质厚重,形有八角,此八座象也。惜是文房之需,非封疆之料。”沈将所挂手巾问之。曰:“绢素清白,自是玉堂高品,惜边幅小耳。”
正笑语间,云南同知④某亦来占卜,取烟管问之。曰:“管有三截,镶合而成,居官亦三起三落,然否?”曰:“然。”曰:“君此后为人,亦须改过,不可再如烟管。”问:“何故?”曰:“烟管是最势利之物。用得着他,浑身火热;用不着他,顷刻冰冷。”其人大笑,惭沮而去。
逾三年,彭学差任满回京,李亦入都引见。彭故意再取烟管问之。曰:“君又放学差矣。”问:“何故?”曰:“烟非吃得饱之物,学院试差,非做得富之官。且烟管终日替人呼吸,督学终年为寒士吹嘘,将必复任。”已而果然。
【注释】①知休咎:推断出吉凶祸福。 ②少詹:四品学差官。 ③翰林:五品官。 ④同知:五品官。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能视人一物(观察) | B.绢素清白(丝织品) |
C.李亦入都引见(接见) | D.君又放学差矣(出任)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沈将所挂手巾问之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
B.其人大笑,惭沮而去长跪而谢之 |
C.君此后为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
D.且烟管终日替人呼吸且壮士不死则已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惜是文房之需,非封疆之料。
(2)其人大笑,惭沮而去。文中李璇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
后赤壁赋(节选)苏轼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注释:玄裳缟衣:黑色的裙,白色的上衣。用以指鹤。畴昔:昨天。 惊寤:惊醒。解释句中划线词。
①掠予舟而西也()②揖予而言曰()准确地翻译下列句子。
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后赤壁赋》也是作者被贬黄州时创作的一篇游记,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写“适有孤鹤,横江东来”一方面表达了自己被贬之际的孤寂之情,一方面也为写自己的梦境做好了铺垫。 |
B.作者写自己的梦境实际上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在仕途失意之际想要出世隐逸的思想。 |
C.“道士顾笑,予亦惊寤”一句表明作者在道士的的点化之下已经意识到了要勇于面对人生的困顿,积极进取。 |
D.“开户视之,不见其处”表面上是写梦中的道士突然杳无踪影,更深的内涵却是表现作者对前途、理想的茫然之感。 |
阅读古文,回答小题。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解释句中划线词。
①念无与为乐者()
②相与步于中庭()准确地翻译下列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作者称自己和朋友为“闲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太宗罢朝
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①!”文德后②问:“谁触忤③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注释】①田舍汉:乡巴佬,这里指魏征。②文德后:即长孙皇后,李世民之妻。③触忤:触犯,忤逆。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
(1)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
(2)故魏征得直言()下列对文中划线句朗读节奏标示正确的一项是()
A.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 |
B.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 |
C.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 |
D.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 |
文皇后在太宗盛怒时,指出“ ”之道并朝服以贺,极具智慧(用文中的语言回答)。
短文揭示了太宗 的形象特征。(3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出师表(节选)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所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出师表》是三国时(人名)向(人名)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篇文章。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划线字的含义。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对上述语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向后主推荐了文臣、武将中的贤良,提出了亲贤臣、远小人的中肯建议。 |
B.为保证出师后蜀国的稳定,作者对宫中、营中的人事作了安排,考虑周到。 |
C.作者推荐的贤良,都是“先帝简拔,众议推举”的,体现了他做事的公正性。 |
D.作者提及先帝痛恨那些奸佞不分的人,意在告诫后主要牢牢铭记先帝的遗志。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知人
赵开心为御史大夫,车马辐辏①,望尘②者接踵于道。及罢归,出国门③,送者才三数人。寻召还,前去者复来如初。时吴园次独落落不以欣戚④改观,赵每目送⑤之,顾谓子友沂曰:“他日吾百年后,终当赖此人力。”未几,友沂早逝,赵亦以痛子殁于客邸,两孙孤立,圆次哀而振⑥之。抚其幼者如子,字⑦以爱女。一时咸叹赵为知人。
【注释】①辐辏:归聚、会集。②望尘:拜尘,谄媚权贵。③国门:指京师。④欣戚:比喻赵开心的宦途浮沉。⑤振:同“赈”,接济。⑥字:嫁女儿。解释句中划线词语意思
(1)及罢归()(2)顾谓子友沂曰()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寻召还,前去者复来如初。故事写“望尘者”的种种行为,是为了衬托“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句回答)
对本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望尘者接踵于道”与“送者才三数人”形成对比,突出了赵开心从简的为官作风。 |
B.本文告诉我们,要真正了解人的内心,要有知人之辨。 |
C.吴园次是一个不以富贵失势改变态度的人。 |
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句古训在这个故事中得到了最鲜明地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