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对比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黑暗色部分表示的是:      国家,图中灰白色部分表示      国家。
(2)这两幅图反映当今世界的什么问题?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3)要改变这两幅图的现象,国际社会相关国家应该作出怎样的努力?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7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随着军事工业的发展,资金、原料、运输等问题也 逐 渐 显 露 出 来 ,洋 务 派 逐 渐 认 识 到 ,国 家“必 先 富 而 后 能强”,创办民用工业可以获利致富。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 分洋商之利”。到 90 年代止,洋务派共创办工矿、交通、邮电等民用企业 20 多个。
——摘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二胡适在 1923 年给友人信中写道:25 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以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
(1)请举例写出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名称(列举一例),(1 分))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洋务派创办近代民用企业的目的(1 分)和作用是什么?
(2)材料二中《新青年》是哪一历史事件中的著名杂志?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的含义。

下面三幅图片分别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三次侵华战争,请仔细观察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1)请你分别指出这三次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影响。(每次战争各一句话)
(2)在侵略者的炮口下,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最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更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最终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分别是三个条约的哪一条款?
(3)对于三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你有哪些感慨?
(4)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请写出一个19世纪末反抗外来侵略的事例。说说我们可以从前辈身上学习和继承哪些优良品质和崇高精神。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材料一:在唤醒中华民族萌发出中国梦的过程中……他们曾经学习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他们曾经寄希望于封建君主的“维新新政”……他们曾经渴望通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以创建像西方那样的民主共和国……
——《百年追梦与民族自强》
(1)从材料一中可看出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进行了哪些探索活动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把中国从黑暗引向光明,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义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梦”,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出的革命道路是怎样的?
材料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华民族圆了一个又一个的梦想:回归梦、小康梦、入世梦、奥运梦、飞天梦、航母梦……
(3)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是什么?“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人才的培养,请结合相关链接谈谈青少年如何迎接未来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挑战?
【相关链接】工业经济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需求比较

时期
内容
工业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时代
人才需求特点
知识专业化
知识综合化
服从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
强调权威
强调创新
……
……
应对之策
阶段学习
终身学习

回眸近代嘉兴的风雨历程,感悟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复兴之旅。
史料一:1911年10月11日,嘉兴府学堂(嘉兴一中前身)轰动,计宗型丢掉假辫子并立即离校,学校暂时停课。部分学生光头(即不戴假发辫)上街,引起路人注目,城内传说,上海来了革命党。
史料二:民国8年5月9日,嘉兴各校齐集教育讲演厅举行“国耻”大会。参加游行队伍的学生手执小白旗,上书“毋忘国耻”,“宁为玉碎,毋为瓦全”等口号。“沿途观者皆敬服学生之爱国情”,有自发走进游行之列,以支持学生爱国之举。
史料三:1937年11月8日至14日,从宁波、嘉定等地赶来的中国军队第一二八师、一○九师、独立第十三旅第一团等部在沪杭铁路嘉善至枫泾段,与日军展开激烈战斗,达七个昼夜之久,使日军付出了包括少将旅团长在内数千士兵伤亡的代价。
请回答:(1)史料一折射出当时中国发生了哪一历史大事?这一历史大事对近代中国文明进步作出了怎样的重大贡献?
(2)史料二中的“国耻”是指什么?与以往相比,史料二反映的救亡图存运动显示出怎样新的进步意义?
(3)史料三表明抗日战争最终取得胜利的一大原因是什么?除此之外,请再选择一个角度探寻抗日战争最终取得胜利的原因。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许多正确的口号,率领我国各族人民取得了辉煌业绩。
史料一:“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
——北伐战争开始后,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号召
(1)结合史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当时已提出怎样的民主革命任务?并列举北伐战争中“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的成果各一例。
史料二:“工农武装割据”。
——1928年10月,毛泽东在论述了红军与根据地存在和发展时提出的。
(2)革命的理论来源于革命的实践,“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建立在哪些革命实践之上?
史料三:“停止内战”、“争取民主”、“实现抗战” 。这是1935年5月,毛泽东所作的《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拾起的任务》报告中概括的三大口号。
(3)列举共产党在20世纪30年代是如何为“停止内战,实现抗战”而努力的史实。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