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近代嘉兴的风雨历程,感悟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复兴之旅。
史料一:1911年10月11日,嘉兴府学堂(嘉兴一中前身)轰动,计宗型丢掉假辫子并立即离校,学校暂时停课。部分学生光头(即不戴假发辫)上街,引起路人注目,城内传说,上海来了革命党。
史料二:民国8年5月9日,嘉兴各校齐集教育讲演厅举行“国耻”大会。参加游行队伍的学生手执小白旗,上书“毋忘国耻”,“宁为玉碎,毋为瓦全”等口号。“沿途观者皆敬服学生之爱国情”,有自发走进游行之列,以支持学生爱国之举。
史料三:1937年11月8日至14日,从宁波、嘉定等地赶来的中国军队第一二八师、一○九师、独立第十三旅第一团等部在沪杭铁路嘉善至枫泾段,与日军展开激烈战斗,达七个昼夜之久,使日军付出了包括少将旅团长在内数千士兵伤亡的代价。
请回答:(1)史料一折射出当时中国发生了哪一历史大事?这一历史大事对近代中国文明进步作出了怎样的重大贡献?
(2)史料二中的“国耻”是指什么?与以往相比,史料二反映的救亡图存运动显示出怎样新的进步意义?
(3)史料三表明抗日战争最终取得胜利的一大原因是什么?除此之外,请再选择一个角度探寻抗日战争最终取得胜利的原因。
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复兴,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斗争。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历史课程标准》
(1)请回答近代化的探索四场运动的有关问题: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什么?揭开维新变法序幕的是什么事件?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新文化运动的两面大旗是什么?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中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什么?
材料三
凤阳四年跨了四大步
年代 |
粮食产量 |
1979年 |
4.4亿千克 |
1980年 |
5.02亿千克 |
1981年 |
6.70亿千克 |
1982年 |
7.15亿千克 |
(3)材料三中“凤阳四年跨了四大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指出“经济特区示意图”中,代表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的字母。
(4)上述材料及问题,反映出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原因有哪些?
探究历史,展望未来
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根据上述文字和图片,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完成下列探究题:
(1)新疆作为陆上丝绸之路的桥头堡,既能承接国内,也能联系中亚、欧洲这一带。请问:①公元前60年,我国西汉政府设立什么机构,总管西域事物,使新疆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②对开通古代陆路丝绸之路贡献最大的历史人物是谁?
(2)福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桥头堡,将发挥出更加积极的作用。福建的泉州在宋朝就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什么机构来管理海外贸易?
(3)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政府积极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谁从1405年开始先后七次出使西洋?有什么积极作用?2分
(4)请你为我国的一带一路建设提一条建设性意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的发展。
1860-1970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年平均增长率示意图
——摘编自《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简史》
材料二化学药物的生产起始于工业革命时代……环境健康的一系列新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由于各种形式的辐射,二是由于化学药物在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杀虫剂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原来的美国,到处可以听到鸟儿的美妙歌声;现在的美国,越来越多的地方已经没有鸟儿飞来报春而只是异常寂静了。
——(美)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写出1860—1970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
②完成下列表格。
三次工业革命简表
项目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第二次工业革命 |
第三次工业革命 |
开始时间 |
18世纪中期 |
19世纪中后期 |
C |
交通工具 |
火车 |
B |
高铁 |
进入的时代 |
A |
电气时代 |
信息时代 |
③请你归纳出三项造成1913—1950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年平均增长率较低的重要原因
(2)通过对材料二的学习,你有何感悟?
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这一过程由学习西方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经历了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变革。依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开启中国经济近代化探索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1分)请概括指出它从哪些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2分)
(2)中国近代前期,在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和传播西方民主思想的过程中,产生了三次重要的运动,请写出其中一次运动的名称并说明其积极作用。(2分)
(3)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中国近代前期出现了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思想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表格。(3分)
人物 |
贡献 |
主持设计和施工京张铁路 |
|
侯德榜 |
|
译著《天演论》,传播西方进步观点 |
(4)近代前期各阶层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最终未能使中国实现近代化。你认为其根源是什么?(1分)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是一个民族挺直的脊梁。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
-----《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团歌》
(1)这首歌唱出了青年的激情与远大抱负。96年前的那场“五四运动”,有怎样的历史意义?让我们铭记的时代精神有哪些?
材料二:纪录片《苦难辉煌》中这样评价国民革命失败后的毛泽东:“他却立于高山之巅,放眼未来,在‘红旗能打多久’的疑问动摇中,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2)1927年,毛泽东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怎样的“崭新道路”?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人具有怎样的精神特质?
材料三 《七律·长征》毛泽东:《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3)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哪次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从《七律·长征》中,我们可以感悟到哪些长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