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学习了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后,有五位同学表达了各自对这场革命的看法.其中哪些同学的观点符合辛亥革命的实际情况                             
甲:辛亥革命后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君主的奴仆,而是国家的主人.
乙: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丙:辛亥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
丁: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
戊: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A.乙丙丁戊 B.甲乙丙戊 C.甲乙丙丁 D.甲乙丙丁戊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

A.

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

B.

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

C.

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

D.

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

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这表明当时(

A.

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

B.

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

C.

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

D.

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

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严复意在(

A.

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

B.

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C.

传播"中体西用"思想

D.

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

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A.

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

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C.

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

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

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A.

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

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

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

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