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治安策》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治安策”主要体现为( )
| A.采纳董仲舒建议 | B.实行郡国并行制 |
| C.颁行推恩令 | D.设立刺史官职 |
佛教主张出家,本有悖于孝亲的儒家伦理,但是东晋高僧慧远却提出了“忠孝之意,表于经文“的论断。这说明()
| A.佛教开始动摇儒家正统地位 | B.佛教传入后出现本土化趋势 |
| C.儒佛两家思想主张相互对立 | D.佛教进一步发展了儒家思想 |
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相对于孟子,董仲舒的主张()
| A.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 | B.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 |
| C.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 | D.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 |
“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上述言论体现的是()
| A.君民对立、加强统治的法家思想 |
| B.实行仁政、缓和矛盾的儒家思想 |
| C.消除等级、主张兼爱的墨家思想 |
| D.憎恶权术、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
有学者说,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作了创新和发展, 说了许多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这些话包括( )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②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③社会主义革命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⑤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②④⑥ | C.①②④ | D.③④⑤ |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还有一个时期让资本主义作为部分经济而存在,而且还是很大的一部分……我们的同志在这方面是太急了。”毛泽东旨在( )
| A.批评新经济政策不合时宜 | B.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 |
| C.强调应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 | D.重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