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论文的中心词主要有“欧洲共同体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苏联解体”。此论文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美国霸权地位的崩溃 |
B.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
C.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
D.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
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
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 |
D.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
1963年戴高乐访问希腊时说:“希腊和法国可能作出的‘最大贡献’将是保持独立的国家地位,而不做卫星国。”言外之意是戴高乐不满意
A.布雷顿森林体系 | B.美国控制西欧 |
C.《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 D.欧洲共同体 |
“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或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绝望和混乱。我们的目标是在世界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为自由制度创造赖以生存的政治社会环境。”基于这一战略思想,二战后美国
A.提出了杜鲁门主义 |
B.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C.实施了马歇尔计划 |
D.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 |
2013年12月2日,《环球时报》报道称“美方建议遵守中国(划定的东海防空识别区)要求,日媒恼火指责盟友‘背弃’”。20世纪70年代,在中美日关系上美国曾有过同样的“背弃”并引起日本“朝野震动”的举动。该举动是指
A.“乒乓外交” | B.基辛格访华公报的发表 |
C.《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 D.《中美建交公报》的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