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杨柳枝词 (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①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杨花 (吴融)
不斗秾华②不占红,自飞晴野雪濛濛。
百花长恨风吹落,唯有杨花独爱风。
【注释】:①永丰:洛阳附近的一个地方。②秾华:盛开的花朵。对这两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白诗第二句“软于丝”的意思是指柳条披垂时那种柔软如丝的姿态。 |
B.白诗三、四句写郊野荒园的柳树,尽管长势繁茂,婀娜多姿,却无人观赏。 |
C.吴诗第一句写杨柳不屑与春日百花争浓斗艳,自有一种品格。 |
D.吴诗第二句“雪濛濛”形容漫天飞雪,描写杨花比百花先开的情景。 |
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两首诗都是前两句侧重描写杨柳的可爱风姿,后两句侧重议论、抒情。 |
B.同是写树,白诗运用正面描写,而吴诗则兼用衬托的手法。 |
C.白诗托物言志,写柳树独处荒园,无人观赏,抒发人才被埋没的感慨。 |
D.吴诗通过对杨花的赞美,塑造了一个不畏强暴、傲霜斗雪的英雄形象。 |
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回答问题。
天净沙·闲题
吴西逸
江亭远树残霞,淡烟芳草平沙,绿柳阴中系马。夕阳西下,水村山郭人家。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闲题》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叙述。
答: 这两首元曲在结尾的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声声慢 秋声
蒋捷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三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这首词名为“秋声”,词中共写了哪几种秋声?在描写秋声时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
刘克庄
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①,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②?
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生怕客谈榆塞③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
【注】①盾鼻:盾中央的纽。磨盾鼻:在盾鼻上磨墨。②无功级:指汉代李广抗击匈奴,屡立战功,却不得封侯。③榆塞:代指北方边塞。上阕“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上阕“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战争场面?
这首词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并回答问题。
书 边 事
张 乔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请赏析首联中“倚”字的表达效果。
结合全诗,请简要分析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归园田居》,并回答问题。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请写出表现诗人厌恶官场,回归自然的心情的诗句?
诗歌中描写了哪些田园景物?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农村生活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