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里,群落的演替是普遍现象,而且是有一定规律的。人们掌握了这种规律,就能根据现有情况来预测群落的未来,从而正确地掌握群落的动向,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但人类的许多活动,却对群落的自然演替产生负面的影响。仔细阅读以下事例,回答问题。
事例一:我国某海岛的天然林覆盖率在1965年为25.7%,1974年为18.7%,1981年仅为8.35%,并且因遮盖地面程度大大降低,从而导致了坡垒等珍稀树种濒临灭绝,裸实等珍贵药用的植物已经绝迹。
事例二:我国西北某县野生甘草面积在1967年为4万多公顷,30年后己有一半被挖尽,另外我国的野马已经绝迹,野骆驼等野生物种也濒临灭绝。
事例三:一种原产日本的林业害虫,于20世纪80年代侵入我国华南沿海地区,并且由于缺乏天敌而迅速蔓延开来。据1990年统计,这种害虫使该地区13万多公顷的马尾松林受到危害。
事例四:据国家林业局发布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已经成为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1/4以上的国土荒漠化,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
(1)从以上事例中可以说明人类的哪些活动可能导致现有群落的破坏而引起群落的演替? (2)你认为在草原地区,从防止草原群落的演替出发,应如何合理利用草原? (3)以上事例说明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和 进行。
(4)下列哪项是以上群落演替的趋势( )
A.生物种类越来越多 B.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C.有些物种可能灭绝 D.生物种类越来越少
(5)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下列哪项不是群落演替的特点( )
A.有规律 B.可预测 C.有一定方向 D.永远进行,无终止
(6)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
玉米植株的性别受两对基因(B-b,T-t)的支配,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玉米植株的性别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型 |
B和T同时存在 (B_T_) |
T存在,B不存在 (bbT_) |
T不存在 (B_tt或bbtt) |
性别 |
雌雄同株异花 |
雄株 |
雌株 |
(1)基因型为bbTT的雄株与BBtt的雌株杂交,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表现型为_______;F1自交,F2的性别为__________________,分离比为____________.
(2)基因型为________的雄株与基因型为_________的雌株杂交,后代全为雄株。
(3)基因型为________的雄株与基因型为_________的雌株杂交,后代的性别有雄株和雌株,且分离比为1:1。
下图是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所设计的一个实验装置。开始时锥形瓶中装满了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可以作为酵母菌的营养液),并在其中加入了适量的酵母菌,将装置密封并静置一段时间后记录下初始液面的数据,实验过程中液体会进入玻璃管,从玻璃管的刻度上可以读出进入玻璃管的液体量。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与初始液面数据的差值。(单位:mL)
时间(min) |
4℃ |
10℃ |
20℃ |
35℃ |
55℃ |
90℃ |
5 |
0 |
0.2 |
0.4 |
0.7 |
0 |
0 |
10 |
0 |
1.0 |
1.3 |
1.2 |
0.1 |
0 |
15 |
0.1 |
1.9 |
2.2 |
2.8 |
0.2 |
0 |
20 |
0.2 |
3.1 |
3.3 |
4.4 |
0.3 |
0 |
25 |
0.3 |
4.0 |
4.5 |
5.0 |
0.4 |
0 |
(1)该同学作了以下四种假设,你认为最合理的假设是
A.温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有影响 |
B.温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有影响 |
C.氧浓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有影响 |
D.氧浓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有影响 |
(2)在上面的实验处理中,研究的自变量是;请列举出一个无关变量。
(3)从表中数据分析得知最有利于酵母菌发酵的温度是。
(4)实验开始前,实验装置必须密封并静置一段时间,以便消耗装置中的。酵母菌呼吸产生的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颜色变化过程是。
(5)请写出在进行实验记录数据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反应式:
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氧气浓度为15%)、呼吸作用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及光合作用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两种物质,
请写出在光反应中形成这两种物质的反应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响图甲中a曲线A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图乙中细胞呼吸有关曲线的数据需在___________条件下测量。
(3)由图丙可知,40℃时,植物体________ __(填“能”或“不能”)显示生长现象;而5℃时的状态可用图甲中____ ____(填“A”、“B”或“C”)点表示。
(4)用大棚种植蔬菜时,白天应控制光强为___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温度为_____℃最佳。
(5)绘制下列有关曲线图:
①图甲中光合作用强度是用CO2吸收量(mol/h)表示的,如果改为O2的吸收量(mol/h)表示,请在图甲中再绘出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
②在图乙中再绘出无氧呼吸CO2的释放量与O2浓度的关系。
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分为G1期、S期和G2期)和分裂期(M期)。下图标注了甲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2)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的时长及DNA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DNA复制的原料之一)短期培养甲动物肠上皮细胞后, 处于S期的细胞都会被标记。洗脱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换用无放射性的新鲜培养液培养,定期检测。预计最快约
h后会检测到被标记的M期细胞。
(2)从被标记的M期细胞开始出现到其所占M期细胞总数的比例达到最大值时,所经历的时间为期的时间,处于该期的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是。
(3)若向甲动物肠上皮细胞培养液中加人过量胸苷,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处于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预计加人过量胸苷约
h后,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
(4)乙动物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长为24 h,M期时长为l.9 h。若要在显徽镜下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的变化,选用(填“甲”或“乙”)动物肠上皮细胞更合适。
(5)在光学显徽镜下观察,同处于分裂末期的动物肠上皮细胞与洋葱根尖细胞,形态上最主要的区别是。
从猪唾液、胃液和新鲜肝脏细胞中分别提取到酶E1、 E2、E3,它们与三种物质混合后情况如表一,且S3与 E3混合后产生较多气泡,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表二为有关的颜色反应实验。据表回答(表中+表示有反应,-表示无反应):
表一
酶 物质 |
E1 |
E2 |
E3 |
S1 |
+ |
- |
- |
S2 |
- |
+ |
- |
S3 |
- |
- |
+ |
表二
试管 |
物质 |
碘液 |
斐林试剂 |
双缩脲试剂 |
1 |
S1 |
+ |
- |
- |
2 |
S2 |
- |
- |
+ |
3 |
S3 |
- |
- |
- |
4 |
S1+ E1 |
- |
+ |
+ |
5 |
S2 + E2 |
- |
- |
+ |
6 |
S3 + E3 |
- |
- |
+ |
(1)依据表中的信息,可以说明酶具有的特性是,E2是酶。
(2)在酶E1、 E2、E3中,不能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是,理由是。
(3)表二试管4、5、6中液体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