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但是这一时期河水已经浑浊不堪,臭气熏天。由此可见
A.工业城市日益喧嚣和拥挤 | B.煤炭已成为当时主要动力能源 |
C.工业革命助长了奢侈风气 | D.工业革命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环境 |
西周平息以原殷商遗民为主的武庚叛乱后,周公把原商王畿的一部分封给原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启,让他建立了宋国统治殷商遗民。这个事件可以说明
A.分封制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稳定 | B.西周时期宗法制渐趋衰落 |
C.诸侯纷争有利于百家争鸣的出现 | D.周公畏惧商纣王的势力 |
右图为1987年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
B.两极格局瓦解,美日争锋 |
C.美日在贸易领域展开激烈争夺 |
D.日本实力大增,挑战美国霸权 |
学者杨奎松曾说:“历史研究有点像刑警破案,通过种种蛛丝马迹,深入发掘拓展,找到更多的线索,运用逻辑分析和推理,把所有能够掌握到的历史碎片串连拼合起来,最后组成一张相对完整的历史过程图,弄清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发生的经过情形以及原因何在等等,从而揭示一个过去不为人所知,或者被人误读的历史秘密。”这是说
A.历史研究是察觉未知的秘密 | B.历史研究是获得历史真相 |
C.历史研究是拼接历史与现实 | D.历史研究是追索历史原因 |
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为研究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确定了主题并收集了相关材料。下列材料与主题对应最准确的是
A.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收集万隆会议的资料 |
B.海峡关系的重大发展——收集92共识的相关资料 |
C.中日建交——收集《中日联合声明》有关材料 |
D.中美建交——收集《中美联合公报》文字稿 |
1962年,中国开始发行第三套人民币。当时一角钱的纸币发行不久就经历了从图1到图2的变化。你认为出现变化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图1:1962年发行的一角券)(图2:1966年发行的1角券)
A.图1中的人群全部靠右行进,被认为犯了右倾的严重路线错误,图2进行了修正。 |
B.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 |
C.我国工农联盟的社会基础 |
D.图1反应的是大跃进的成果,图2反应了在三年自然灾害后政策的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