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苏联1929—1932年经济发展统计表(部分),对表格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苏联利用市场经济体制保障工业化的推进 |
|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加速了苏联的工业化建设 |
| C.引进先进技术是推动苏联工业化的有效途径 |
| D.苏联30年代初的工业化依赖西方大国的支持 |
美国联邦党人汉密尔顿和麦迪逊认为:在共和政体中,立法权必然出于支配地位。补救这个不便的方法是把立法机关分为不同单位,并且用不同的选举方式和不同的行动原则使它们原则使它们尽可能少发生联系。1787年宪法中体现这一理念的内容是
| A.立法权控制司法和行政权力 |
| B.立法、司法和行政三者权力制衡 |
| C.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
| D.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合理分配权力 |
下列插画出自欧洲不同时期出版的《马可·波罗游记》,反映了当时欧洲人心目中的中国人形象。第一幅插画中的人物都穿着中世纪欧洲的服饰,第二幅插画中中国人的形象更符合实际,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文主义影响了绘画的风格 | B.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市场形成 |
| C.东西方开始了经济文化交流 | D.世界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 |
【改编】读“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示意图”,其中对1912—1919年经济增长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
②南京国民政府开展经济建设运动
③清政府放松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④一战期间,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④ | D.①②③④ |
【改编】下述主张出自于《天朝田亩制度》的是
| A.“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
| B.“兴医院以济疾苦……仰体天父、天兄圣心者,题缘而成其举。” |
| C.“讲求泰西士农工商之学,裕无形之战,以固其本。” |
| D.“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