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航母问世已近一个世纪,成为一个大国所处国际地位的象征,拥有航母是中国人近百年的梦想。2012年9月25日,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正式交接入列,成为世界上第十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金砖四国中最后一个拥有航母的国家。“辽宁舰”入役,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新开始,更是中国肩负历史担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贡献的新起点。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说我国 “辽宁舰”入役,是中国肩负历史担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贡献的新起点。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黄金产业”,日益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根据《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到2015年,通过 “文化大省”建设,使我省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示范区域。浙江悠久的历史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无论是公共文化服务,还是艺术创作、产业发展、遗产保护,敢为人先的浙江都走在前列。浙江宋城集团充分利用、挖掘杭州的南宋历史文化资源,创新经营机制,经过十几年的精心探索,打造了“主题公园+旅游文化演艺”深度融合的经营模式,实现高盈利与高增长,2010宋城股份成功上市也被新华社评为十大新闻,名列榜首。
浙江宋城集团的成功实践给各地发展文化产业带来了哪些哲学启示。

城市的“痛”与“快”: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当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我们的城市正变得更发达、更多彩时,交通变得拥堵。如“首都变成首堵”、归属感缺失、幸福感下降等等。诸多“城”长烦恼也在困扰着我们。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城市的“痛”与“快”。

(共16分)2010年10月26日,沪杭高铁正式通车运营。沪杭高铁正线全长160公里,全线设计时速为350公里,是采用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建成的一条城际高铁。
材料一:晓丹今年刚去上海上大学,获知沪杭高铁正式通车运营的消息后提前好几天买票,一定要体验一把。下面是晓丹在博客上留给十四中学弟学妹的高铁体验,请你跟帖,指出其相应的哲学道理。

高铁体验
哲学道理
坐世界上运营铁路最高速度的高铁回杭,我激动的手心直冒汗,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列车运行平稳,如果不注意窗外唰唰远去的村镇田野,根本没感觉我是在地上飞。

感谢高铁建设者,是他们的行动让高铁技术在中国大地生根、开花、结果。


材料二:时速350公里的沪杭高铁是如何炼成的:沪杭高铁设计、建设前所未有的要求和挑战:
控制沉降。杭嘉湖平原,地表水丰富,土质松软,地面沉降是沿线地区典型的地质灾害,沪杭高铁软基地段“以桥代路”,桥梁占线路长度的90%。
领先世界的创新。沪杭高铁在固定、移动设备,软、硬件系统等设计都有领先世界的创新,我国最新研制的高速动车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是目前世界上运营速度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的高速列车。无砟轨道施工技术,“一根钢轨铺到底”, 依赖于无数根无缝钢轨,通过焊接连成整体,道床没有枕木,也没有道砟。沪杭高铁采用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道岔板技术,解决了列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变换轨道的世界级难题。
此外,为保证动车安全运行,沪杭高铁是国内第一条实现安全保护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的高速铁路,警务区、逃生通道、防抛网、安全监控设施等一次建成,体现了高铁建设的最新成果。
沪杭高铁使上海、杭州的旅行时间压缩到最快38分钟。沪宁杭的时空距离将进一步拉近,沪杭高铁促使上海、杭州出现双城同城的效应。
⑵结合材料二从“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的角度分析说明上海、杭州同城效应的形成。

材料一:某地区各种所有制企业数量情况

年份
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
非公有制企业
混合所有制企业
1999
35家
22家
18家
5家
2009
5家
8家
42家
60家


材料二:该地区劳动力在各种所有制企业中的就业情况

年份
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
非公有制企业
混合所有制企业
失业率
1999
23%
25%
34%
10%
8%
2009
5%
10%
40%
44%
1%


材料三: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截至2009年年底,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7.4%。2010年经济已经走出低谷,在目前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双方矛盾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心态应该适当调整一下。现在有部分大学生对就业期望太高。大学生在找工作时,一方面要找适合自己的,另一方面也要适应现实,并非一定要去大企业。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三,你认为大学生应该如何调整就业心态。

中国共产党在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展望了我国未来五年的民生工程,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外需市场受到严重影响,沿海部分地区的经济受到了严重冲击。必须加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而要发挥消费的作用,就必须更加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因为没有民生的进一步完善,国内消费需求很难持续扩大。扩大内需是我国当前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
但据调查,一方面,“手上有钱,心中无底”是当前大多数手有余钱的中国老百姓的普遍心态。教育、医疗和房屋维修等方面的高昂费用和预期支出,让许多老百姓平时总想着如何攒钱而不敢花钱。另一方面,城镇低收入阶层和广大农民消费能力不足,占全国人口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村,只消费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商品,农村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对此,有识之士指出,政府应该综合采取多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增强老百姓的消费信心,让更多的人能够更大胆地花钱,同事也学会更聪明地花钱。
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和我国目前经济形势,说明我国应如何增强老百姓的消费信心,让更多的人能够更大胆地花钱,也学会更聪明地花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