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以下各项符合19世纪60、70年代中国社会时代特征的是(   )

A.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开始解体 B.拉开了兴办近代民族工业的序幕
C.清政府展开了政治自救运动 D.资本成为列强经济渗透主要手段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表反映了1933-1936年间中国锑锡生产和输出变化情况(单位:吨)。

年份


生产量
输出量
输出占生产%
生产量
输出量
输出占生产%
1933
11290
11170
98.9
8492
9611
113.2
1934
13833
13450
97.2
8132
6442
79.2
1935
15185
14186
93.4
11009
9180
83.3
1936
14338
13168
91.8
12954
11260
86.9

——摘自《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A.中国近代矿业企业以官僚资本为主
B.抗日战争前的矿业生产为中国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C.锑锡产量的逐年增加表明中国近代重工业发展迅速
D.中国近代矿业呈现出明显的半殖民地特征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论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他指出:“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这两个革命阶段能够有机连接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B.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提供了经验
C.民主革命包含了社会主义因素
D.中国国情决定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针对土地革命策略中国共产党的文件中曾论述到:“土地分配的标准:以乡为分配土地的单位。……所有乡村中男女老幼,一律平分。现依中央办法,改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这种土地分配标准的变化的主要目的是

A.体现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 B.粉碎敌人对根据地的经济封锁
C.满足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 D.使广大农民真正当家作主

1925至1927年的大革命规模宏伟,内涵丰富,与辛亥革命相比较,其相同点在于

A.它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
B.它广泛而深刻地发动了工农群众
C.它的革命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D.它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组织下进行的

1912年,民国教育总长蔡元培认为:“在我国,则强邻交逼,亟图自卫,而历年丧失之国权,非凭借武力,势难恢复。……则如所谓军国民教育者,诚今日所不能不采者也。且军人革命以后,难保无军人执政之一时期,非行举国皆兵之制,将使军人社会,永为全国中特别之阶级,而无以平均其势力。”上述材料认为推行军国民教育

A.有利于推翻清朝专制统治 B.有利于挽救民族危机
C.便于形成军人独裁 D.容易出现特权阶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