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顾倜傥好奇,尤放诞。
译文: 而劝宗伯死,则宗伯以语兵科都给事中宝丰王之晋,之晋语余者也。
译文: 族子钱曾等为君求金,要挟蜂起,于六月二十八日自经死。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侯君集,豳州三水人。以材雄称。少事秦王幕府,从征讨有功,擢累左虞候、车骑将军,封全椒县子。预诛隐太子尤力。王即位,拜左卫将军,进封潞国公,邑千户。
李靖讨吐谷浑,以君集为积石道行军总管。师次鄯州,议所向。君集曰:“王师已至,而贼不走险,天赞我也。若以精兵掩不备,彼不我虞,必有大利。若遁岨山谷,克之实难。”靖然其计,简锐士,约赍深入,追及其众于库山,大战,破之,进会大非川,平其国。
吐蕃围松州,授当弥道行军大总管以击之。高昌不臣,拜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出讨。王曲文泰笑曰:“唐去我七千里,碛卤二千里无水草,冬风裂肌,夏风如焚,行贾至者百之一,安能致大兵乎?使能顿吾城下一再旬,食尽当溃,吾且系而虏之。”君集次碛口,而文泰死,子智盛袭位。进营柳谷,候骑言国方葬死君,诸将请袭之。君集曰:“不可,天子以高昌骄慢,使吾龚行天罚,今袭人于墟墓间,非问罪也。”于是鼓而前。贼婴城自守,遣谕之,不下。乃刊木塞堑,引撞车毁其堞,飞石如雨,所向无敢当,因拔其城,俘男女七千,进围都城,初,文泰与西突厥欲谷设约,有急相援。及是,欲谷设益惧,西走,智盛失援,乃降。高昌平,君集刻石纪功还。
君集自恃有功,以它罪被系,居怏怏不平。
皇太子承乾数有过,虑废,知君集犯望,因其婿贺兰楚石为千牛,私引君集入,问自安计。君集举手谓曰:“此手当为殿下用之。”又遣楚石语承乾曰:“魏王得爱,陛下若有诏召,愿毋轻入。”承乾纳之。
承乾事觉,捕君集下狱。楚石告状,帝自临问,曰:“我不欲令刀笔吏辱公。君集辞穷不能对。帝语群臣曰:“君集于国有功,朕不忍置诸法,将丐其命,公卿其许我乎?”群臣皆曰君集罪大逆不道请论如法帝乃谓曰与公诀矣今而后徒见公遗像已因泣下遂斩之籍其家。
(选自《新唐书·侯君集传》,有删改)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师次郡州次:到达 |
B.天赞我也赞:赞成 |
C.简锐士,约责深入简:挑选 |
D.陛下若有诏召,愿毋轻入愿:愿意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天子以高昌骄慢,使吾龚行天罚②授当弥道行军大总管以击之 |
B.①王师已至,而贼不走险②于是鼓而前 |
C.①非问罪之徒也②天赞我也 |
D.①因其娇贺兰楚石为干牛②因拔其域 |
下列各句,句式与“被不我虞”相同的一项是()
A.沛公安在 | B.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
C.师不必贤于弟子 | D.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君集少年时便在秦王幕府做事,带兵征战立下功劳。后来,在参与谋划诛杀隐太子时出了大力,事后,就被秦王授予左卫将军,进封潞国公,邑干户。 |
B.讨伐高昌时,君集利用高昌为舞文泰举丧之际愉袭,最终攻占了他们的城池,平定了高昌。 |
C.太子李承乾屡在过失,担心被废。李承乾得知侯君集对皇上有积怨,使让贺兰楚石带他到自己的住处。向他询问自保之策,侯君集参与了太子的谋反,后来事情败露而被杀。 |
D.虽然侯君集参与了太子的谋反,但皇帝念其功高,不想杀他,并向群臣征求意见,却遭到了群臣的一致反对,只得下令杀他,侯君集伤心地流下了眼泪。 |
断句和翻译。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群 臣 皆 曰 君 集 罪 大 逆 不 道 请 论 如 法 帝 乃 谓 曰 与 公 廖 矣 今而 后 徒 见 公 遗 像 已 因 泣 下 遂 斩 之 得 其 家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使能顿吾城下一再句,食尽当溃,吾且系而虏之。
②君集于国有功,朕不忍置诸法,将丐其命,公卿其许我乎?
课内文言文阅读 (共6分,每小题3分)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选自贾谊《过秦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是一项是()
例句:瓮牖绳枢
A.度长絜大 | B.安身立命 | C.是古非今 | D.鼎铛玉石 |
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不同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 B.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
C.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 D.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
(2)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3)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①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
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殽,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
……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选自《左传》)
注释:①夏后皋:夏代君主,桀的祖父。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
A.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管:钥匙 |
B.公使谓之曰使:使臣 |
C.蹇叔之子与师与:参与 |
D.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是:这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 B.晋人御师必于殽 其皆出于此乎青,取之于蓝 |
C.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 D.公辞焉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下列句子中,全都能表现蹇叔非凡预见力的一组是()
①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②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③晋人御师必于殽
④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⑤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
A.①③⑤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②③⑤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A.秦伯得到杞子派人送来的情报后,立即决定派孟明、西乞和白乙带兵攻郑。 |
B.蹇叔哭师是不忍心看到秦军白白送死,同时也为将失去儿子却无能为力而难过。 |
C.秦伯做事武断,不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但也能及时自我反省,勇于承认错误。 |
D.秦晋殽之战的结果是晋国大胜,还俘虏了秦国的三位大将。 |
课外文言文阅读(共18分,每小题3分)
(1)晏元献公①为童子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至阙下。适值帝御试进士,便令公就试。公一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赋,有赋稿尚在,乞别命题。”上极爱其不隐。
后为馆职,时天下无事,帝许臣僚择胜燕饮。时侍从文馆士大夫各为燕巢,以至市楼酒肆皆为游息之地。公是时甚贫,不能出,独家居,与昆弟讲习。一日,选东宫官,忽宫中除晏殊,执政莫知所因,次日复进,上谕之曰:“近闻臣僚无不嬉游燕赏,弥日继夕,唯殊杜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
殊既受命。上面谕除授之意。公语言质野,则曰:“臣非不乐燕游,直以贫无可为之具;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上益嘉其诚实。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 ①晏元献:即晏殊,宋朝人,官至宰相。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A.帝许臣僚择胜燕饮 | B.忽宫中除晏殊 |
C.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 D.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便令公就试 | B.直以贫无可为之具 金就砺则利直不百步耳 |
C.以至市楼酒肆 | D.上益嘉其诚实 |
枯鱼之肆余嘉其能行古道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马存亮,字季明,河中人。元和时,累擢左神策军副使、左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进左神策中尉。军所籍凡十一万,存亮料柬尤精,伍无罢士,部无冗员。
敬宗初,染署工张韶与卜者苏玄明善,玄明曰:“我尝为子卜,子当御殿食,我与焉。吾闻上昼夜猎,出入无度,可图也。”韶每输染材入宫,卫士不呵也。乃阴结诸工百余人,匿兵车中若输材者,入右银台门,约黄昏为变。有诘其载者,韶谓谋觉,杀其人,出兵大呼成列,浴堂门闭。时帝击球清思殿,惊,将幸右神策。或曰:“贼入宫,不知众寡,道远可虞,不知入左军,近且速。”从之。初,帝常宠右军中尉梁守谦,每游幸,两军角戏,帝多欲右胜,而左军以为望。至是,存亮出迎,捧帝足泣,负而入。以五百骑往迎二太后,比至,而贼已斩关入清思殿,升御座。盗乘舆余膳揖玄明偶食。且曰“如占”。玄明惊曰:“止地乎?”韶恶之,悉以宝器赐其徒,攻弓箭库,仗士拒之不胜。存亮遣左神策大将军康艺全、将军何文哲、宋叔夜、孟文亮,右神策大将军康志睦、将军李泳、尚国忠,率骑兵讨贼,日暮,射韶及玄明皆死。始,贼入,中人仓卒,由望仙山出奔,内外不知行在。迟明,尽捕乱党,左、右军清宫,车驾还。
群臣诣延英殿见天子,然至者不十一二,坐贼所入阑不禁者数十人,杖而不诛。赐存亮实封户二百,梁守谦进开府仪同三司,它论功赏有差。存亮于一时功最高,乃推委权势,求监淮南军。代还,为内飞龙使。大和中,以右领军卫士将军致仕,封岐国公,卒赠扬州大都督。存亮逮事德宗,更六朝,资端畏,善训士,始去禁卫,众皆泣。唐世中人以忠谨称者,唯存亮、西门季玄、严遵美三人而已。
(选自《新唐书》,有删节)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子当御殿食,我与焉焉用亡郑以陪邻 |
B.有诘其载者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C.存亮出迎,捧帝足泣,负而入暮寝而思之 |
D.乃推委权势,求监淮南军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
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能够说明马存亮“忠谨”的一组是
①军所籍凡十一万,存亮料柬尤精,伍无罢士②存亮出迎,捧帝足泣,负而入
③以五百骑往迎二太后④中人仓卒,由望仙山出奔,内外不知行在
⑤赐存亮实封户二百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①④⑤ |
下列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存亮,字季明,唐朝时河中人。起初事奉德宗,历经升迁,先是擢升为知内侍省事,后来晋升为左神策军护军中尉。 |
B.敬宗在位初年,染署工匠张韶与卜者苏玄明阴结百余人入宫行刺,马存亮将敬宗背入左神策军,并发兵讨杀张、苏等人。 |
C.马存亮虽在当时功劳最高,但他却不愿意因此而获得权势,而是主动请求出任淮南监军,有人接任后,才担任内飞龙使。 |
D.马存亮历经六朝,性格正直,善于训导将士,唐朝宦官中,以忠诚恭谨知名的,马存亮要超过西门季玄、严遵美二人。 |
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比至,而贼已斩关入清思殿,升御座,盗乘舆余膳揖玄明偶食,且曰“如占”。
译文:
(2)群臣诣延英殿见天子,然至者不十一二,坐贼所入阑不禁者数十人,杖而不诛。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