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显示,2001年全球有6万多家跨国公司,这些公司通过建立独资与合资企业、战略联盟等形式,几乎渗透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所有产业领域和部门。这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
A.贸易保护主义现象 | B.区域集团化趋势 |
C.多极化趋势 | D.全球化趋势 |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写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对材料中“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的准确理解是
A.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反对封建地主富人专制相结合,避免出现贫富不均 |
B.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反对封建地主富人专制相结合,追求政治民主 |
C.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反对满洲贵族专制的统治相结合,避免出现贫富不均 |
D.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反对满洲贵族专制的统治相结合,追求政治民主 |
“请你们多多研究这个问题如何解决,那个问题如何解决,不要高谈这种主义那种主义。”“从人力车夫的生计问题到大总统的权限问题;从女子解放问题到男子解放问题……哪一个不是火烧眉毛紧急问题?”“‘主义’的大危险,就是能使人心满意足,自以为寻着包医百病的‘根本解决’,从此用不着费心力去研究这个那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法子了。”材料
A.批评了三民主义的不足 | B.反映了作者阶级属性的变化 |
C.指明了中国社会的方向 | D.说明了反封建战线的分裂 |
严复在1913年批评晚清以来的西潮澎湃:“且诸公所以醉心于他族者,约而言之,什八九皆其物质文明已耳。不知畴国种之阶级,要必以国性民质为之先,而形而下者非所重也。中国之国性民质,根源盛大,岂可厚诬?”材料实际表达了
A.对物质文明的崇拜 | B.对“国性民质”的质疑 |
C.对“西学”的全盘否定 | D.对中华文明的重新肯定 |
某著作中写道:“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皇上乙夜览观,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在是矣。”该作者持此观点的目的 是
A.结合国情减轻变法阻力 |
B.尊孔复古为称帝服务 |
C.借鉴西方解决信仰危机 |
D.定国教以树孔子权威 |
魏源将传统的“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儒家公羊学派作了改造,将公羊“三世”说解释为太古、中古、末世三世,认为“三世”气运循环,社会历史由“淳朴”的太古递嬗为中古,再由中古递嬗为“弊极”的末世。末世之后,“气运再造”,历史就又进入到一个新的“太古”境界。材料表明魏源
A.认为历史是周期循环的 |
B.对封建社会的兴衰原因做了客观分析 |
C.具有历史进化论史观 |
D.倡导变革社会政治制度的主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