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显示,2001年全球有6万多家跨国公司,这些公司通过建立独资与合资企业、战略联盟等形式,几乎渗透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所有产业领域和部门。这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
A.贸易保护主义现象 | B.区域集团化趋势 |
C.多极化趋势 | D.全球化趋势 |
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是我国古代手工业的三大类型。以下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A.官营手工业工艺精湛,水平最高 | B.民营手工业一直不占主导地位 |
C.出口产品大都由官营手工业生产 | D.家庭手工产品从不走向市场 |
《明史》记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及吏部左侍郎张四维入,恂恂若属吏,不敢以僚自处。……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时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
A.内阁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的旨意 | B.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 |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度激化 | D.六部正式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认为,横扫全球的经济风暴(1929年经济危机),将世界资本主义的巨宅大厦,推回到早年“国民经济”及帝国时代的陋屋规模.西方国家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运用国家干预经济模式 | B.重建世界货币体系 |
C.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 D.建立极权政体 |
据下图《美国1961——1998年菲利浦斯曲线(失业与通胀率曲线)》所提供的信息,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①a段时期的指导思想是凯恩斯主义,它特别重视解决失业率
②b段时期通胀率和失业率均提高,说明凯恩斯主义逐步失灵
③C段时期指导理论为供给学派与货币学派,很好地解决了失业与通胀率问题
④C段的走势反映了美国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某些深刻变化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下表是1933—1939年美国颁布的部分法律
时间 |
法律名称 |
主要内容 |
1933年 |
《紧急银行救济法》 |
授权总统在信用和金融方面以巨大权力,只允许联邦储备体系中健全的银行向财政部领取执照而重新开业 |
1933年 |
《联邦证券法》 |
政府第一次出面对股票和有价证券市场进行调节,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证券发行与交易的管理与监督 |
1934年 |
《证券交易法》 |
|
1935年 |
《存款保险法》 |
成立银行存款保险公司保护个人存款 |
1935年 |
《社会保障法》 |
规定对老年和失业者实行保险制度 |
1939年 |
《民用航空法》 |
国家对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干预与调节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美国由自由资本主义逐渐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B.美国相对于其它资本主义国家而言立法工作更加全面
C.大量经济法的出现说明美国经济纠纷增多
D.二战前夕美国国民经济逐渐转入战争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