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因为房子,我们放弃事业;因为房子,我们不敢创业;因为房子,我们被迫啃老;因为房子,我们不敢养育下一代。”网上流传的这段“80后”青年自嘲的帖子引起了广大网民的热议和思考,这段帖子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不规范,房价偏高的社会现实。
材料二:为控制房价的过快上涨,我国政府先后采取增加经济适用房建设、提高购房首付款比例、提高银行贷款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个人拥有的住房征收房产税、实行“异地购房限购”与“异地购房监控”、依法制裁不法商人的哄抬物价行为等综合措施,以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截止2011年10月底,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已超过1000万套。在限购、限贷等调控政策的重重压力下,一路高歌猛进的房价终于出现了松动的迹象。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房价过快上涨对居民的负面影响.(6分)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解决房价过快上涨问题的必要性。
(2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它们之中既有地震、泥石流、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对抗自然灾害还要以预防为主。
材料二:无论是汶川大地震,还是玉树地震或是舟曲的泥石流灾害,每次灾害发生后人们都能看到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政府科学调度,抢救被困人员,转移安置群众等各项工作在有力有序进行。我们的救灾应急机制更加健全,灾后重建更加科学。频繁的自然灾害让我们屡遭创伤和苦难,中国却没有被压倒,中国挺起了她不屈的脊梁!
(1)运用主观能动性与规律的客观性的关系原理,说明我国面对自然灾害问题应如何制定政策措施。(6分)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该如何领导人民进行抗震救灾。(8分)
(3)材料中“不屈的脊梁”指的是什么?中国为什么必须“挺起不屈的脊梁”?(8分)
(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0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胜利召开,全会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我国就业形势一方面就业难,另一方面用工难。这“两难”是政府、企业和劳动者的困惑。能否清除认知障碍,平衡利益矛盾,决定着政府、企业和劳动者能否和谐共“舞”。“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紧紧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就两难问题的解决,谈谈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如何和谐共“舞”。(6分)
(2)根据材料说明我们党在制定《建议》的过程中体现了哪些认识论道理?(8分)
闪烁着时代光辉的中华民族精神,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先进思想并具有顽强奋斗精神的杰出人物:林则徐、谭嗣同、瞿秋白、鲁迅、雷锋、王进喜、任长霞等,他们为振兴中华上下求索、矢志不渝,推动了历史发展和民族进步,深刻地改变了时代的面貌,他们高扬着鲜明的时代精神,挺起了坚强的民族脊梁。
(1)为什么说闪烁着时代光辉的中华民族精神造就了一大批杰出人物?
(2)杰出人物推动历史发展和民族进步体现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计划”、中央纪委“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近来我市各中学开展了廉政文化进学校的活动,各班举行了“崇廉尚洁,文明守纪”的主题班会。此举将廉政文化和校园文化紧密结合,加强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大力营造了崇廉尚洁的校园廉政文化氛围。
(1)请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谈谈举行“崇廉尚洁,文明守纪”的主题班会和营造崇廉尚洁的校园廉政文化氛围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2)作为一代有志青年,你将如何来使自己成为“崇廉尚洁,文明守纪”的好公民?
甲同学说:“我喜欢工科,从没想过当哲学家,考大学又不考哲学,因此没必要在哲学上浪费时间。”
乙同学说:“哲学对我很重要,哲学是一种方法论,学好哲学不仅可以指导我们的实践,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理工科的知识。”
试分析评价上述两位同学对哲学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