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92年1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了“九二共识”,这里的“共识”主要是指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海峡两岸实现“三通”
C.反对国际反华势力和“台独”分子 D.进一步扩大两岸交流与合作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一国两制理论的创新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周恩来说:“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因素是()

A.杂居融合的现实国情
B.民族团结与平等的历史传统
C.民族共同繁荣的经济任务
D.各民族反侵略的政治需要

中共“二大”宣言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这主要表明中国共产党()

A.决定发动土地革命,以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B.对农民痛苦的深切同情
C.认识到民主革命中农民阶级的重大作用
D.决定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有学者认为:革命党虽然嚷嚷了这么多年的革命,但他们并没有准备好一个周密详尽的计划。到武昌起义之前,所有革命党的起义,没有一次起义有成功的机会。这可用来说明()

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B.辛亥革命的偶然性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紧迫性
D.国民革命的仓促性

1899年美国照会英、德、俄、法、意、日等国,提出在中国实行商业机会均等的主张,1900年又补充了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权力完整的条款。上述政策()

A.导致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B.使清政府改变了对义和团的态度
C.扩大了美国在中国的权益
D.推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鸦片战争后,在列强的要求下,清廷在礼部、理藩院之外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办理对外交涉,1861年又成立了专门同外国打交道的机构“总理衙门”。从时代发展潮流看,这些外交机构的成立()

A.适应了列强统治的需要
B.说明中国平等步入国际社会
C.标志国家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D.推动了中国外交近代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