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们所做的探究,图甲.乙表示两块载玻片,分别在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并使两滴培养液连通,当在两侧载玻片右侧培养液的边缘分别放一粒食盐和一滴肉汁,分析可能出现的现象。
⑴在甲、乙载玻片的下方的( )内用箭头表示草履虫移动的方向。
⑵甲说明草履虫能逃避_____刺激,乙说明草履虫能趋向_____刺激,该实验说明生物体(如草履虫)对外界的刺激能作出一定的_____,这是生物的基本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单细胞生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它们能①形成赤潮;②寄生在人体内③净化水体;作为鱼类的天然饵料。其中对人类有用的是_____。(填序号)
⑷与草履虫一样,_____等生物也是仅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体(只需要填一种)
某生物学习小组想探究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于是选用一定数量同一品种的、具有萌发能力的小麦种子,用四个培养皿做了正确的探究实验,其条件、结果如下表:
1号 |
2号 |
3号 |
4号 |
|
空气 |
充足 |
无 |
充足 |
|
水分 |
适宜 |
无 |
适宜 |
|
温度 |
25℃ |
25℃ |
25℃ |
0℃ |
结果 |
萌发 |
不萌发 |
不萌发 |
分析表格,回答问题:
(1)2号培养皿的水分条件应该是,1号和2号互为对照,可探究种子萌发需要。
(2)3号培养皿的空气条件应该是,3号培养皿与号培养皿互为对照,可探究种子萌发需要。
(3)4号培养皿种子萌发的结果是。原因是。
(4)小麦种子结构中,能发育成幼苗的结构是。
(5)我们吃的面粉,主要来自小麦种子的。
下面是某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和获得的实验结果。
(1)若1号和2号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变蓝的是____________。
分析另一试管内不变蓝的原因:。
(2)若2号和3号作为一组对照实验,那么3号试管中还应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3号试管变蓝,由此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能影响酶的消化作用。
(3)2和4试管是一组对照实验,模拟探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共设计有____组对照实验。
(10分每空2分)夏天到了,贮存的食物很容易腐败,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是细菌和真菌以食物为培养基,在适宜的环境下大量繁殖所致。为了保持食物新鲜,人们用了很多办法保存食品,如低温、腌制、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干制等。请设计实验探究某项因素是抑制细菌和真菌大量繁殖的因素之一。
提出的问题:。
作出的假设:。
设计实验方案:。
根据经验预测的结果:。
得出的结论:。
(5分每空1分).某同学为了认识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探究食物保鲜的方法,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如图,请据此回答:
(1)在安置好装置之后,利用酒精灯和其他仪器将试管内的肉汤煮沸,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除实验装置中给出的细菌生活的基本条件外,还需要____________。弯曲玻璃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肉汤将会腐败的试管是:__________。 A试管 B试管
(4)请你举出一种与该实验中肉汤保存原理相同的商品:______________。
雨后,小军看到一位爷爷在花园给花"浇水",不禁好奇地问:"爷爷,刚下过雨,怎么还给花浇水?"爷爷笑道:"我不是在给花浇水,是用水冲掉叶片上的泥土,这样有利于花的生长。""为什么冲掉叶片上的泥土有利于花的生长?"针对这个问题,小军进行了如下探究。
(1)根据学过的知识:"气孔是气体进出叶片的通道"、"植物的某些生理作用有气体进出叶片",小军作出了假设。他作出的假设应是。
(2)为验证假设,小军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A、B分别表示套在两个叶片上干燥透明的塑料袋,塑料袋的袋口扎紧。分析此装置可知,小军设计的实验的变量是。
(3)小军先进行了如下实验:将实验装置放在光下一段时间,结果A内干燥,B内出现了一些小水珠。由此可知,气孔堵塞会影响植物的作用。
(4)随后,小军想通过实验验证"气孔堵塞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另取一个相同的实验装置,用燃烧的蜡烛耗尽A、B中的氧气,并迅速扎紧袋口,把实验装置放在阳光下。6小时后,将A、B内的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预期的实验结果是:内的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
(5)小军还想进一步通过实验验证"气孔堵塞会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于是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另取一个相同的实验装置,打开A、B袋口,将两支点着的卫生香分别迅速伸进袋内。小军的预期的实验结果是:A内的卫生香继续燃烧,B内的卫生香熄灭。但实际上却是:A、B内的卫生均继续燃烧。要得到预期的实验结果,应增加的实验步骤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