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所反映的社会矛盾是

A.奴隶和奴隶主的矛盾 B.农民与地主的矛盾
C.平民和奴隶主的矛盾 D.新兴地主和奴隶主贵族的矛盾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书中写道:“伽利略说地球是动的,太阳是固定的;宗教法庭则说地球是固定的,太阳是动的,而牛顿派的天文学家则采取了一种绝对空间的理论,认为地球与太阳都是动的。”作者意在说明()

A.宗教法庭曾经热衷于科学研究 B.地球与太阳的运动关系难以判断
C.科学家与宗教法庭的观点难以调和 D.科学家曾经继承了宗教法庭的观点

小明爷爷在20世纪五十年代就读于某工业大学,当时他在校学习的课程有电工技术、电机学、电路分析原理、电机测试与控制等,可见学校重在培养实用科技人才。他说那时我国创办了20个新的科技院校和26个新的工程研究所,在大约200个高等教育机构中,只有13个是有文理学科的综合性大学。该材料说明当时我国教育( )

A.遵循旧中国的教育模式 B.重视文理科院校均衡发展
C.培养工业化建设人才 D.实施“211工程”计划

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写道“说明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之后,河南洛阳嵩县的绿林好汉们议论开了,有的人说:‘先杀洛阳知府,再杀河南巡抚,赶走北京皇帝,孙文坐了天下,我们都要当官,没有人敢说我们是土匪啦!’”由此可见,基层同盟会员宣传三民主义的突出重点和弱点分别是( )

A.民族主义,民权主义 B.民权主义,民族主义
C.民族主义,民生主义 D.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瞿秋白指出,当时的思想界在长期禁锢下,好像“久壅的水闸”,一旦开放,“喷沫鸣溅”,各种新思潮滚滚而来,而马克思主义也就作为新思潮的一种传到了中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马克思主义是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一个部分
B.马克思主义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C.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动摇了中国封建思想的基础
D.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创造了条件

在古代认识论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即“知易行难”。近代的孙中山对此极力反对,并提出了“知难行易”的学说,成为三民主义的哲学理论基础。结合所学知识推断他这样做的是因为:( )

A.“知易行难”意在强调心性的修养 B.“知易行难”强调对信仰的坚持
C.“知难行易”强调革命实践的重要性 D.“知难行易”强调对信仰的坚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