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师中,字诚之,楚丘人。年十五,上封事言时政。父纬为泾原都监,夏人十余万犯镇戎,纬帅兵出战,而帅司所遣别,将郭志高逗遛不进,诸将以众寡不敌,不敢复出,纬坐④责降。师中诣宰相辩父无罪,时吕夷简为相,诘问不屈,夷简怒,以为非布衣所宜言。对曰:“师中所言,父事也。”由是知名。
(节选自《宋史·李师中传》)
【注释】事言时政,指官职。 泾原,地名。帅,同“率”。④坐,因为。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词。
师中诣宰相 以为非布衣所宜言 由是知名 用现代汉语准确表述下面句子。
诸将以众寡不敌,不敢复出,纬坐责降。 你认为十五岁的李师中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甲】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案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宋史·赵普传》)
【乙】宋太祖尝弹雀于后园,有群臣称有急事请见,太祖亟(急)见之,其所奏乃常事耳。上怒,诘其故,对曰:“臣以尚急于弹雀。”上愈怒,举柱斧柄撞其口,堕两齿。其人徐俯拾齿置怀中。上骂曰:“汝怀齿,欲讼我耶!”对曰:“臣不能讼陛下,然自当有史官书之。”上既惧又说,赐金帛慰劳之。
(司马光《涑水记闻》)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普少习吏事 ()②读之竟日()
③普颜色不变 ()④他日补缀旧纸()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跪而拾之以归 |
B.太祖亟见之然自当有史官书之 |
C.普又以其人奏其人徐俯拾齿置怀中 |
D.太祖尝弹雀于后园臣以尚急于弹雀 |
“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补缀旧纸”这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翻译下列句子。
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甲】文中的赵普和【乙】文中的某臣在性格或品质上有什么共同点?请结合两段选文的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题目。(共14分)
【甲】活板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选自《梦溪笔谈》)
【乙】石油
鄜、延①境内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生于水际②,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③而出,土人以雉尾挹④之,乃采入缶⑤中,颇似淳⑥漆,燃之如麻⑦,但烟甚浓,所沾帷幕皆黑。予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⑧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⑨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必大行于世,自予始为之。盖石油之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
【注】 ①鄜、延:鄜州、延州,在今陕西延安一带。②水际:水边。③惘惘:涌流缓慢的样子。④雉尾挹之:雉,野鸡;挹,原指舀水,此处指沾取。⑤缶:陶瓷罐子。⑥淳:同“纯”。⑦麻:此处指麻杆。⑧松墨:我国名墨之一,用松烟制成,故称“松烟墨”。⑨识文:标上名称。
(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A.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______ | B.持就火炀之 |
C.瞬息可就: | D.若止印三二本 |
选出下列划线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二项。()
A.篛篷覆之\以手拂之 | B.则以一平板按其面\跪而拾之以归 |
C.其印自落\其真无马邪 | D.不以木为之者\通计一舟,为人五 |
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这段文字中有哪些短语突出了“活板”的“活”这个主要特征?请摘出来,并且说说它们各说明了“活板”的什么特征。
《梦溪笔谈·石油》中作者认为石油有什么作用,它相比松木有哪些优越性?。
沈括是世界上发现和记录石油的第一人,而他对活板印刷的介绍,也使我们不得不惊叹古人高超的智慧,那么从【甲】文和【乙】文的介绍中,你分别得到了什么启示,请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面题目(12分)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生而眇(miǎo,瞎)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摸)籥(yuè,像笛子的管乐器),以为日也。(节选自苏轼《日喻说》)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4分) ( ) ( )
A.有好事者船载以人跪而拾之以归(《赵普》) |
B.至则无可用至于园可无憾矣(《于园》) |
C.蔽林间窥之坐窥井邑(《黄鹤楼》) |
D.益习其声稍近益狎 |
E.尽其肉,乃去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甲乙两文中共有四个句子含“者”字,其中一个“者”的意思和用法与其它三个不同。这个句子是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2)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老虎和眇者对陌生事物有不同的认识过程和结果。请加以探究,说说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6分)
【甲】明有奇巧人日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乙】黄子履庄①,少聪颖,读书不数过,即能背诵。尤喜出新意,作诸技巧。七八岁时。尝背塾师,暗窃匠氏刀锥,凿木人长寸许,置案上能自行走,手足皆自动,观者异以为神。
所制亦多,予不能悉记。……作木狗,置门侧,卷卧如常,唯人入户,触机②则立吠③不止。吠之声与真无二,虽黠者不能辨其为真与伪也。作木鸟,置竹笼中,能自跳舞飞鸣,鸣如画眉,凄越可听。……所作之奇俱如此,不能悉载。节选自《虞初新志黄履庄传》
注:①黄子履庄:即黄履庄,清代顺治、康熙年间人。②机:机关。 ③吠(fèi):狗叫。解释下列划线字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①诎右臂支船()②尝贻余核舟一()
③凿木人长寸许()④予不能悉记()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②虽黠者不能辨其为真与伪也下列划线字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不以木为之者(《活板》) |
B.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哀转久绝(《三峡》) |
C.其人视端容寂(《核舟记》)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活板》) |
D.持就火炀之(《活板》)瞬息可就(《活板》) |
甲文中王叔远的技艺甚高,可用文中的“”一词来概括。
乙文介绍黄履庄小时候“作诸技巧”的一件事是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共2分)。甲文中的王叔远和乙文中的黄履庄可谓能工巧匠。请结合选文的具体内容,谈谈两人的作品各有什么特点?(4分)
阅读【甲】【乙】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列题目。
【甲文】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文】
宋濂尝与客饮,帝①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zhuàn)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②欺。”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③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注释: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②朕:皇帝自称。③恶:同“勿”
(选自《明史•宋濂传》)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2)卒获有所闻()
(3)俟其欣悦()(4)或指其书曰()下面句子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濂具以实对 不以千里称也《马说》 |
B.间问群臣臧否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
C.善者与臣友,臣知之 何陋之有《陋室铭》 |
D.坐客为谁 为其来也《晏子使楚》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2)诚然,卿不朕欺。【甲】文段在治学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 ;【乙】文段在做人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