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12分)
马   说   韩 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敌虽有名马,只(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千里之马
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1“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选自《战国策·燕策一》)
注释:①涓人:宫中主管洒扫清洁的人。②安事死马:要死马做什么。③捐:白白费掉。
给下面句中划线的字注音。    (2分)
(1)死于槽枥之间                 (2)一食或尽一石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词的意思。(2分)
(1)之不以其道              
(2)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以报君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手?
托物寓意是古人的常用写法。《马说》一文,作者以“千里马”寓               ,以“食马者”寓                    。    (2分)
《马说》与《千里之马》两文中“千里马”的命运截然不同,请简答它们的不同之处。    (2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1)、陶后有闻()(2)、清涟而不妖()
(3)、亭亭净()(4)、乎众矣()
.翻译下列句子
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⑵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

(三)文言文阅读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注释】①分宁:地名。②主簿:官名。③委:抛弃,扔弃。 ④手版:即笏(hù)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
.用“/”线划分下面语句的朗读节奏。
如 此 尚 可 仕 乎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⑴ 有久不决()(2)囚免()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有囚法不当死,王逵欲深治之。
.敦颐“将弃官去”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联系全文,说一说“王逵悟”一句中王逵最终明白了什么道理?

(二)阅读《幼时记趣》选段,然后答题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解释划线字
①常蹲身()②以土砾凸者()
怡然自得()④数十()
.翻译下列句子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选文写了几件趣事,第一段写的是之趣。第二段写的是之趣。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产生这些“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幼时记趣》,完成6—10题。(13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 ▲ )(▲ )

A.虫蚁为兽
何不试之足(《郑人买履》)
B.是吾剑所从坠(《刻舟求剑》)
项为
C.见藐小微
忽有庞然大
D.拔山倒树

忘操之(《郑人买履》)
E.余忆童稚
何事长向别圆《水调歌头》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2分)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中的“山”和“树”指什么?(用文中词句)(2分)
.选文中的一些词语已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你能写出来吗?

.作者说:“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并举出具体事例来证明你的观点。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①更道②,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
“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②,张袂④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⑤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注】:①傧者:接引宾客的人。②更道:改变道路。③闾: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④袂:衣袖。⑤不肖:不才。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②然则何为使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