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12分)
马   说   韩 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敌虽有名马,只(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千里之马
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1“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选自《战国策·燕策一》)
注释:①涓人:宫中主管洒扫清洁的人。②安事死马:要死马做什么。③捐:白白费掉。
给下面句中划线的字注音。    (2分)
(1)死于槽枥之间                 (2)一食或尽一石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词的意思。(2分)
(1)之不以其道              
(2)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以报君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手?
托物寓意是古人的常用写法。《马说》一文,作者以“千里马”寓               ,以“食马者”寓                    。    (2分)
《马说》与《千里之马》两文中“千里马”的命运截然不同,请简答它们的不同之处。    (2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蚌方出曝②今日不雨③两者不肯相舍④渔者得而并禽之
这个故事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之,这个成语是,含义是

虽有嘉肴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知困,。故曰:教学相长也。
请将横线处句子补全。
解释下列划线词。(2分)
(1)有佳肴()(2)教然后知()
翻译下列句子。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故曰:教学相长也。
用“/”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停两处)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文章中运用了类比的手法是哪几句?
说一说自己对“教学相长”的理解。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选段,回答问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
解释下面句中加粗字的意思。
①沿溯阻绝。 绝:___________②或王命急宣。或:___________
③不以疾也。 疾:___________④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悉___________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甲][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
甲乙两文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请简要解说。

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小题(12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俟]等待。③[欤yú]句末语气词。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4分)
①陈太丘与友行②相而去
③故人来,与之食④其自食其言也
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期日/中 B.对/子骂父 C.下车/引之 D.故人至/暮不来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读了[甲]段和[乙]段之后,你一定对“守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对“守信”的看法。(4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片断,完成小题。
天性孝友,深得父母心。母蚤世,事继母无懈,,二弟一妹,翁所成立也。携妹北上,艤舟绝岸,妹戏而前,俄坠水中。翁惊愕,不觉俱坠。其水深不可测,加天寒裘重,没人不见踪迹,观者皆骇。顷之,持妹而出。论者谓有神相云。蜀俗,兄弟壮且婚,多割灶自食。翁深耻之,然不欲上母弟心志,让其田宅。御史之死网事业,向二毛其施弗究。翁痛之,作永思堂于家,岁时率子妇祭拜以为常。(节选自罗玘《坦然翁传》)
【注释】①翁:坦然翁,姓刘,名山,四川珙县人。②蚤:通“早”。③成立:抚养成人。④艤(yǐ)舟:船泊岸边。⑤割灶自食:指家族内兄弟分家自立。⑥御史:指坦然翁的父亲。⑦向二毛其施弗究:过去御史家供养的老人未能坚持供养到底。⑧罗玘(qǐ):字景明,明朝江西抚州南城人。
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论者谓有神相云

A.论者∕谓有神相云 B.论者谓∕有神相云
C.论者谓有∕神相云 D.论者谓有神∕相云

解释文中划线词的意思。(2分)
(1)尝( ) (2)悉( )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顷之,持妹而出。
选文详写了哪几件事?用简要的语言概括。(2分)
读了文本,你获得了哪些人生启示?(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