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常熟有桑悦者,字民怿。书过目,辄焚弃,曰:“已在吾腹中矣。”为诸生,上谒监司,曰“江南才子”。监司大骇,之校书,预刊落以试悦。文意不属者,索笔补之。学士丘濬重其文,属使者善遇之。使者至,问:“悦不迎,岂有恙乎?”长吏皆衔之,曰:“无恙,自负才名不肯谒耳。”使者遣吏召不至,两使促之。悦怒曰:“始吾谓天下未有无耳者,乃今有之。与若期,三日后来,渎则不来矣。”使者,欲收悦,缘濬故,不果。三日来见,长揖使者。使者怒,悦脱帽竟去。使者下阶谢,乃。所著书,颇行于世。
(选自《明史》,有删节)
【注】①刊落:削除,删去。②衔:怨恨。③渎:轻慢。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⑴监司大骇,延之校书(          )   ⑵益两使促之     (          )
⑶使者,欲收悦   (          )  ⑷使者下阶谢,乃已(          )
下列句中“以”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预刊落以试悦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曹刿论战》) 
B.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
C.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出师表》)     
D.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翻译下列句子。
⑴悦不迎,岂有恙乎?
⑵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
⑶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桑悦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一) 秋 水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河伯始旋面目/妻献疑曰 B.望洋向而叹曰/以为莫己
C.河伯欣自喜/则何时而乐耶 D.秋水至/山间之四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河伯的说话首先引用俗语“闻道百,以为莫己若“批评自己的□□□□;再说自己曾经不相信“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批评自己的□□□□;然后,河伯认为自己的浅陋将长久地被大方之家耻笑,也就是成语 “□□□□”之意。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寓言故事说明了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大小是相对的,告诫人们不能囿于见闻而骄傲自大。
B.河伯之所以欣然自喜,是因为“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C.河伯从眼前的对比中,发现了自己并不是“天下第一”, 自叹不如,可见他有自知之明。
D.宇宙无限,人的认识和作用因为受客观限制是有限的,因此,人不能自满自足,要不断开拓进取。

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甲】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节选自《出师表》)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节选自《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深入不(        )(2)先帝不以臣卑鄙(     )
(3)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4)夜昏怠(      )
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躬耕南阳 / 还旧都   B、每天下为己任 / 咨臣当世之事
C、仲淹刻苦励 / 非亭午夜分  D、至被谗受贬 / 家祭无忘告
翻译下面句子。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2)食不给,啖粥而读。
诸葛亮和范仲淹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他们都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从【甲】【乙】两文中你能看出他们远大的政治抱负分别是什么?(4分)
在公众眼里,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历来被人们所称颂,有关他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以及俗语等很多,请列举三个(句、对)(不必每项都列出,只要写出三个即可)

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用“/”为句子标出两处停顿。
又 间 令 吴 广 之 次 所 旁 丛 祠 中
解释下列加点词。
天大雨________________⑵楚人之_________________
⑶以谏故________________⑷为天下_________________
鬼 ________________⑹陈 胜 _________________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本段内容看,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导火线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句子回答,2分)
导火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胜对当时的形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口号,并为起义做了以下的舆论准备:① 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分别用四字短语来概括),然后才发动起义。
从本段内容可以看出陈胜身上具有那些才能?请简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捕蛇者说》,回答后面题目(16分)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貎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解释黑体字:
太医以王命聚之 ()若毒之乎()
余将告于莅事者 ()以尽吾齿()
选出下列各组中黑体字意思相同的一组。(2分)(  )

A.悍吏之来吾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殚其地之出——出郭相扶将
C.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D.虽鸡狗不得宁焉——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4分)
(1)君将哀而生之乎?
译文:
(2)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译文:
蒋氏的两次“戚”,各为了什么而“戚”?作者的两次“悲”,又各是为了什么?用自己的话加以简要回答。
文中那一句话能集中体现作者的观点?

阅读《陈涉世家》一文的节选文字,回答后面小题。。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需改为走之旁)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天大雨() ②为天下()
③辍耕垄上() ④陈胜()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
(1)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2)等死,死国可乎:
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②天下苦秦久矣
①陈胜用“表明自己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用原文回答)
②陈胜、吴广派人“”和“ ”是为起义做舆论准备。
起义能顺利进行,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陈胜的才能。他有哪几个方面的才能?请简要作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