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无论魏晋(       )
清涟而不妖(           ) ④可爱者甚(          )
选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两项( )

A.男女衣着,如外人村中闻有此人,来问讯
B.此中人语不足为外人
C.欲其林林水源
D.未无问津者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元德秀,字紫芝,河南人。少孤,事母孝,举进士,不忍去左右,自负母入京师。既擢第 母亡,庐墓侧,食不盐酪,藉无茵席。德秀不及亲在而娶,不肯婚,人以为不可绝嗣,答曰:" 兄有子,先人得祀,吾何娶为?"初,兄子襁褓丧亲,无资得乳媪,德秀自乳之,数日湩 流,能食乃止。

有盗系狱,会虎为暴,盗请格虎自赎。吏白:"彼诡计,且亡去,无乃为累乎?"德秀曰:"许之矣,不可负约。即有累,吾当坐,不及馀人。"明日,盗尸虎还,举县嗟叹。

所得俸禄,悉衣食人之孤遗者。岁饥,日或不爨 ,陶然弹琴以自娱。天宝十三载卒,家惟枕履箪瓢而已。族弟结哭之恸,或曰:"子哭过哀,礼欤?"结曰:" 若知礼之过,而不知情之至。大夫生六十年未尝求足,未尝有十亩之地、十岁之僮,未尝完布帛而衣、具五味之餐。吾哀之,以戒荒淫贪佞、绮纨粱肉之徒耳。"

(选自《新唐书•列传》,有删节)

【注释】①擢第:科举考试得中。②湩(dòng):乳汁,这里指汤汁。③爨(cuàn):烧火做饭。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基侧

庐:   

虎为暴

会:   

(2)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数日湩流,能食

问今是何世, 不知有汉

(《桃花源记》)

B.无乃为累

是亦不可以已

(《孟子•鱼我所欲也》)

C.悉衣食人 孤遗者

余故道为学 难以告之

(《送东阳马生序》)

D.陶然弹琴 自娱

寡人欲 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唐睢不辱使命》)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兄有子,先人得祀,吾何娶为?

②若知礼之过,而不知情之至。

(4)我们应该从元德秀身上学可哪些优秀品质?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臣闻众少成多,积小致巨,故圣人莫不以暗致明,以微致显;是以尧发于诸侯,舜兴乎深山,非一日而显也,盖有渐以致之矣。言出于己,不可塞也;行发于身,不可掩也;言行,治之大者,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故积善在身,犹长日加益而人不知也。

(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行发于身,不可掩也。

(2)结合本段文字的中心观点,谈谈你在今后的生活中应该怎么做。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泰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日:“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①曹操比于袁绍

②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

B.①利尽南海

②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C.①信义著于四海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D.①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②而乡邻之生日蹙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①然操遂能克绍

②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B.①贤能为之用

②梅花为寒所勒

C.①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②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 至焉

D.①犹鱼之有水也

②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4)选文中诸葛亮论述的理论依据可以用《<孟子>两章》中的哪句话来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王祯,字维祯,吉水人。成化初,祯由国子生授夔州通判。二年,荆、襄石和尚起义反明,进攻四川巫山。督盗同知王某者怯不救。祯面数之,即代勒所部民兵,昼夜行。至则城已陷,贼方聚山中。祯击杀其魁,余尽遁,乃抚伤残,招溃散,甫三日,贼复劫大昌。祯趣同知行,不应。瞿塘卫指挥曹能、柴成两人,与王素党结避祸,多方诡辞庇之。激祯曰:"公为国出力,肯复行乎?"祯即请往,两人伪许相左右。祯上马,夹二人与俱,与贼夹水阵。既渡,两人见贼即走。祯被围半日,误入淖中,贼执欲降之,祯大骂。贼怒,断其喉及右臂,祯死。从行者奉节典史及部六百余人皆死。

自死所至府三百余里,所乘马奔归,血淋漓,毛尽赤,众始知祯败,往觅尸,面如生。子广鬻马为归资,王同知得马,不偿直,竟徒手得之。榇既行,马夜半哀鸣。同知起视之,马骤前啮项,捣其胸,翌日呕血死。

【注释】①同知:官名。②淖:nào,烂泥、③鬻:yù,卖。④榇:chèn,棺材。

节选自《明史。王传》(有删节)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面   

②祯击杀其 ,余尽遁   

③两人见贼即   

④王同知得马,不偿   

(2)把下列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至则城已陷,贼方聚山中。

②马骤前项,捣其胸,翌日呕血死。

(3)王祯身上体现了什么精神?文章第二段写战马是否多余?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对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管夷吾/举于/士

B.曾益/其所/不能

C.必/先苦/其心志

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例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B.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C.休祲降于天

D.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3)下列对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内心苦恼,坚持思考,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B.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C.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振作起来。

D.内心苦恼,平衡思虑,然后表现出来。

(4)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的开头运用了排比句式,形成一种无可辩驳的气势,增强了说服力。

B.文章先列举实例,再依据实例讲道理,最后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

C.文章列举六个成功人士的事例,意在论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重要性。

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句话表达的观点与本文的论点是一致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