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关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指出在“商鞅变法”的六条主要措施中,最不受当时特权阶级奴隶主旧贵族欢迎的是哪一条措施,并说明理由。
(2)指出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哪一条措施,并说明理由。
(3)商鞅变法由于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最后惨遭旧贵族的车裂之刑而死,但变法却使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北魏孝文帝改革时也受到了守旧势力的种种阻拦,但孝文帝不顾一切进行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北方的民族融合,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从这两个事例中,你可以得出哪些启示?
时间:1902年。
地点: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家院落内。
一位历尽苦难的75岁老人祖籍香港岛,1842年年移居台湾,1897年又移居北京东交民巷。一年前他又被驱逐到郊区居住,在给儿孙讲述自60年来的经历时,不禁潸然泪下。老人说自己这60年来的颠沛流离,跟几个不平等条约有关。
请你想一想:
(1)老人一生流离失所,受尽苦难可能与哪几个不平等条约的哪项规定有关?
(2)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各与什么战争有关?
(3)导致近代中国人民饱受屈辱、凌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1924年,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国民党新的党纲,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通过的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材料二:……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了,……
阅读材料后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的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什么?
(2)材料二中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又意味着什么?
材料:“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大家熟悉的这支儿歌本是一首欧洲歌曲,在法国叫《雅克兄弟》,德国叫《马克兄弟》,英国叫《约翰兄弟》,其旋律最早源自于10世纪时,是无终止的四部轮唱,这首歌曲流传到中国后,被填写了新的歌词:“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成为国民革命军军歌,而广为流行。
阅读后请回答:
(1)请你说说国民革命军军歌广为流行的原因。
(2)请你结合学校生活也填写一首校园歌曲
阅读材料
1924年,孙中山亲自批准将这样一幅对联贴在一所学校的大门上: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别处”,下联是“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阅读后请回答:
(1)这所学校是什么学校?
(2)这所学校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材料“……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弓射大雕”。
(1)“秦皇汉武”分别是指谁?
(2)“秦皇”在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措施?产生了什么作用?
(3)“秦皇汉武”在对待儒家学说态度上有何不同?
(4)此外,秦朝在政治上还有何改革举措?
(5)通过学习这段秦朝改革的历史,对你有何启迪或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