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课外小组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
【查阅资料】
Ⅰ.常温下,甲酸(HCOOH)是无色易挥发的液体,在浓硫酸作用下易分解。
甲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HCOOH CO↑+ H2O。
Ⅱ.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实验设计及操作】
(1)利用下列装置完成用纯净、干燥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并检验气态产物。

① 若各步均反应完全,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尾气处理(填序号)。
② 实验时先点燃甲中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再点燃丁中的酒精喷灯,目的是    ;装置乙的作用是    
③ 装置丁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为检验氧化铁是否反应完全,同学们设计如下实验方案:从装置丁中取出少量反应后的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若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且溶液变为浅绿色,则说明氧化铁已完全反应。上述判断是否正确,理由是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时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为了确定其反应是否反生,某班同学设计了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1) 方案一:向装有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几滴酚酞试液,不断滴入稀硫酸,如果实验现象是就可以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方案二:向装有一定量稀硫酸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再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如果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你认为方案二的结论正确吗?(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3)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的是 (填序号)。
A.用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然后向其中滴加稀硫酸,pH逐渐减少,最终小于7
B.用温度计测试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硫酸前后的温度,温度明显上升
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后再滴加硫酸铜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写出甲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
(2)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3)丙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
1、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2、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写物质名称)。
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
如下猜想。
小云认为:只有碳酸钠
小红认为:只有氢氧化钙
小林认为: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3、实验设计:小方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云、小红、小林的猜想。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氯化钠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方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实验内容
现象
结论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
①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的猜想正确。

小云的猜想正确。

的猜想正确。

4、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通过1个多月的化学学习,应该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⑴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②
⑵实验室要收集较纯净O2,可选用装置是(填写装置序号);
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气泡时,再开始收集;
⑷用高锰酸钾制取O2的文字表达式为,若实验结束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若实验结束后发现大试管有裂痕,可能的原因是(写一点)。
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分为:a给试管加热 b导管移出水面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排水法收集氧气e熄灭酒精灯 f将反应物加入试管
用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其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___________。
⑸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写装置序号)。

化学课外活动中,小红将稀盐酸加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无明显现象;小强将稀盐酸加入盛有K2CO3溶液的试管中,有气体生成.反应结束后,两同学把废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观察到废液缸中产生少量的气泡,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请回答以下问题:
(1)废液缸中最终生成的白色沉淀是
(2)通过分析废液缸中的现象,你认为小红实验后的废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3)小强从废液缸中取出废液,过滤,对滤液进行实验探究.他认为滤液中除含有KCl外,还可能含有K2CO3,请你邦他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

废液中含K2CO3

小明发现家中一枚戒指生满了铜绿,他和同学利用这枚戒指展开了研究性学习。
《查阅资料》 真金在空气中不会生锈,生满铜绿的"金戒指"材质为铜锌合金;
铜长期露置在潮湿的空气中能生成铜绿,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生成 C u O , H 2 O C O 2
据上述资料可推知,碱式碳酸铜由种元素组成。
《 实验探究》 将该枚戒指加入过量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绿色。
(1)小明认为:气体中除了含有 C O 2 ,还可能含有少量
(2)小红认为蓝绿色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锌。小华认为溶液中的溶质除了氯化锌外,
还应该含有。他取适量上述蓝绿色溶液,加入光亮的铁片,观察到了现象:①,②,证实了自己的观点。
(3)小娟取适量新制的 F e C l 2 溶液,加入锌粒,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浅。结合小华的实验可推知: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4)小明想进一步探究"金戒指"中铜元素的含量,取一枚同材质的"金戒指",称得质量为 3 . 8 g 。在老师的指导下,将"金戒指"经浓硝酸氧化、碱化等步骤处理后,最终得到纯净的氧化铜,称得质量仍然为 3 . 8 g (实验过程中铜元素损失忽略不计)。则"金戒指"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