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周恩来说:今天的主要问题,是先做到不失业、不饥饿。为此,《共同纲领》规定公私企业目前一般应实行八小时至十小时的工作制。这说明当时最紧迫的问题是
| A.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 B.改善工人生产条件 |
| 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D.建立社会主义民主 |
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举办的广交会,是中国目前历史最长、层次最高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下表是2009年春季广交会参展企业分类,对下表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类别 |
私营企业 |
国营企业 |
三资企业 |
媒体企业 |
其他企业 |
| 参展企业数 |
5561家 |
4055家 |
2709家 |
371家 |
1305家 |
| 百分比 |
39.18% |
28.96% |
19. 35% |
2.65% |
9.32% |
A.非公有制企业成为参展企业的主体
B.目前中国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
C.科技进步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D.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使广交会充满活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由农村向城市、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这说明了( )
| A.企业自主权不断得到扩大 |
| B.我国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 |
|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
| D.私营工商业逐渐恢复和发展 |
下图是中国《1956到1965年粮食生产变化曲线图》,导致这种变化的相关因素有()
| A.抗美援朝、三大改造 |
| B.“一五”计划、中共“八大” |
| C.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
| D.“大跃进”运动、国民经济调整 |
企业名称的变化反映了历史发展的演变。天津老字号“盛锡福”建于1911年,始叫“盛锡福帽庄”,20世纪50年代中期改为“盛锡福制帽厂”,60年代中期又改为“红旗帽厂”和“前进帽店”,而80年代它已经成为“盛锡福帽业有限公司”了。50年代中期易名的主要原因是()
| A.为适应新中国建立的政治形势 |
| B.为适应过渡时期总路线而对企业进行公私合营 |
| C.在中共“八大”指导下对企业进行改革 |
| D.害怕割资本主义尾巴而易名 |
有人评价赫鲁晓夫:“他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其中“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反映了赫鲁晓夫改革( )
| A.未改变工业发展落后的局面 |
| B.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
| C.未改变苏联原来的社会制度 |
| D.未突破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