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尚书本是皇宫内廷秘书,中书依官名论,也即是在内廷管理文件之意,侍中(门下省长官)则是在宫中侍奉皇帝。魏晋时期,皇帝将宰相之权交由这些私属代行……到唐代,则全由内廷官一变而为政府外朝的执政官,把以前的宰相职权正式分配给三省。”这种变化体现了
A.唐代的相权一分为三 | B.唐代政府对皇室内廷干政的削弱 |
C.唐代的皇权得以强化 | D.唐代中央机构完全沿袭魏晋时 |
成立于1868年的济南瑞蚨祥是全国知名的百年老字号……从1911年到1918,年,瑞蚨祥在北京又开办了2处新店,几乎占了北京大栅栏半条街;同时在天津、青岛、烟台、上海等地的分号也相继设立。其迅速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 )
A.中华民国的建立 | B.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
C.政府提倡国货 | D.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 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表明洋务运动( )
A.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 B.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起了一些抵制作用 |
C.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科技人才 | D.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1912年,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成立,它在《旨趣书》中说:“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上述材料说明 ( )
A.辛亥革命引发了中国的产业革命 | B.民国建立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
C.共和政体保证了国内的公平竞争 | D.民主共和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 |
该图《公告》反映了( )
A.国民政府苛捐杂税的增多 |
B.日本“委托经营”的加强 |
C.官僚资本加强了经济垄断 |
D.美国扩大了在华经济特权 |
清政府谕令“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表明清政府已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这一政策的调整是在( )
A.鸦片战争以后 |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
C.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 D.辛亥革命之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