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岳阳楼记(节选)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本文的作者是 (朝代)的政治家、文学家 (人名)。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划线词的含义。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主要交代作者写作本文的时间与缘由。 |
B.第②段意在引出下文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 |
C.本文的写作意图是歌颂滕子京贬谪期间的政绩。 |
D.作者描写洞庭湖景色,表达想归隐山林的愿望。 |
文言文阅读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解释文中划线的词。
①阙()②襄()写列划线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D.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
翻译下列语句。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从全文看,第④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故患有所不辟也(2)二者不可得兼
(3)蹴尔而与之(4)此之谓失其本心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课文开头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至少写出两种。
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作出怎样的选择呢?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甲]湖心亭看雪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龙山雪张岱
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①,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②侍。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③。坐久清冽,苍头④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欱⑤之,竟不得醉。马小卿唱曲,李岕生吹洞箫和之,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三鼓归寝。马小卿、潘小妃相抱从百步街旋滚而下,直至山趾,浴雪而立。余坐一小羊头车,拖冰凌而归。选自《陶庵梦忆 (卷七)》
[注释]①霁:雨后或雪后转晴。②李岕(jiè)等五都是当时的伶人(戏曲演员)。生,指男演员。马小卿、潘小妃为女伶。③[呆白]苍白。④[苍头]指年纪大的伙计。⑤[欱]hē,通“喝”。解释划线的字。
湖中人鸟声俱绝()余挐一小舟()
万山载雪,明月薄之()竟不得醉()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声为寒威所慑。[甲][乙]两文均是情景交融的佳作。请简要谈谈作者在描绘雪景时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哀溺文》一文,完成小题。
永之氓①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②湘水。中济③,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④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⑤。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⑥?于是作《哀溺》。
【注】①氓(méng):百姓。②绝:渡过。③济:渡河。④腰:动词,腰缠。⑤怠:疲乏。⑥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难道不会有大利淹死大人物的事情吗?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①永之氓咸善游()②一日,水暴甚()
③有顷,益怠()④且若是()与“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中“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跪而拾之以归(《赵普》) | B.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两小儿辩日》) |
C.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八则》) | D.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
(2)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赵普》)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
阅读刘义庆的《改过自新》一文,完成小题。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①,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额虎,并皆暴犯②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③”,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④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⑤。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⑥,终无所成。”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⑦邪?”处遂改励⑧,卒为忠臣孝子。
【注】①凶强侠气:凶暴强悍、任性使气。②暴犯:侵害。③三横(hèng):三害。④冀:希望。⑤二陆:指陆机与陆云。陆机世称陆平原,陆云世称陆清河。⑥蹉跎:虚度光阴。⑦彰:显露。⑧改励:改过自勉。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为”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义兴人谓为“三横”
A.又为活板 | B.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
C.每字为一印 | D.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且人患志之不立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
⑵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周处成长的经历给你什么样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