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燕攻齐,齐破。闵王奔莒,淖齿杀闵王。田单守即墨之城,破燕兵,复齐墟。襄王为太子征①。齐以破燕,田单之立疑,齐国之众,皆以田单为自立也。襄王立,田单相之。
过菑水,有老人涉菑而寒,出不能行,坐于沙中。田单见其寒,欲使后车分之衣,无可分者, 单解裘而衣之。襄王恶之,曰:“田单之施,将欲以取我国乎?不早图,恐后之。”左右顾无人,岩下有贯珠者②,襄王呼而问之曰:“汝闻吾言乎?”对曰:“闻之。”王曰:“汝以为何若?”对曰:“王不如因以为己善。”曰:“奈何?”曰:“王嘉单之善,下令曰:‘寡人忧民之饥也,单收而食之;寡人忧民之寒也,单解裘而衣之;寡人忧劳百姓,而单亦忧之,称寡人之意。’单有是善,而王嘉之,单之善,亦王之善已。”王曰:“善。”乃赐单牛酒,嘉其行。
后数日,贯珠者复见王曰:“王至朝日,宜召田单而揖之于庭,口劳之。乃布令求百姓之饥寒者收谷之。”乃使人听于闾里,闻丈夫之相与语,举曰:“田单之爱人,嗟!乃王之教泽也!”
《战国策•齐策六》
注:①征:证明。②贯珠者,采集珍珠的人。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田单之立疑:怀疑
B.襄王立,田单之相:辅佐
C.汝以为何若何若:怎么样
D.乃布令求百姓之饥寒者收之谷:给粮食吃

下列句子编为四组,能直接表现贯珠者的智慧的一组是(   )
①岩下有贯珠者,襄王呼而问之。
②王不如因以为己善。
③单有是善,而王嘉之,单之善,亦王之善已。
④乃赐单牛酒,嘉其行。
⑤王至朝日,宜召田单而揖之于庭,口劳之。
⑥田单之爱人,嗟!乃王之教泽也!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④⑤⑥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破燕之后,“田单之立疑”,为后来襄王猜忌他埋下了伏笔。
B.见田单爱护百姓的举动,“襄王恶之”,君臣关系出现危机。
C.襄王呼贯珠者而问之,表明他渴求一个能给他出主意的人。
D.闾里百姓的话,显示出贯珠者的智慧使君臣危机已趋化解。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田单见其寒,欲使后车分之衣,无可分者, 单解裘而衣之。
②王至朝日,宜召田单而揖之于庭,口劳之。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翻译下面文段中画线的句子。
苏秦从燕之赵,给合从说赵王曰:“臣以地图案之,诸倔之地五倍于秦,料诸侯之卒十倍于秦;六国并力为一,西面而攻秦,秦破必矣!今见破于秦,西面而事之,见臣于秦。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
(选自《战国策》)
(1)臣窃以地图案之,诸侯之地五倍于秦,料诸侯之卒十倍于秦。
译文:

(2)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
译文:

(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裴侠字嵩和,河东解人也。年七岁,犹不能言,后于洛城见群乌蔽天从西来,举手指之而言,遂志识聪慧,有异常童。年十三,遭父忧,哀毁有若成人。魏正光中,稍迁义阳郡守。武卫将军进侠于帝,授左中郎将。及帝西迁,侠将行而妻子犹在东郡。荥阳郑伟谓侠曰:“天下方乱,未知乌之所集。何如东就妻子,徐择木焉。”侠曰:“既食人禄,宁以妻子易图也?”遂从入关。除河北郡守。侠躬履俭素,爱民如子,所食唯菽麦盐菜而已。吏民莫不怀之。此郡旧制,有渔猎夫三十人以供郡守。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侠亦不以入私,并收庸为官市马。岁月既积,马遂成群。去职之日,一无所取。民歌之曰:“肥鲜不食,丁庸不取,裴公贞惠,为世规矩。”时有奸吏主守仓储,积年隐没至千万者,及侠在官,励精发摘,数旬之内,奸盗略尽。转工部中大夫。有大司空掌钱物典李贵乃于府中悲泣。或问其故。对曰:“所掌官物,多有费用,裴公清严有名,惧遭罪责,所以泣耳。”侠闻之,许其自首。贵言隐费钱五百万。侠尝遇疾沉顿,士友忧之,忽闻五鼓,便即惊起,顾左右曰:“可向府耶。”所苦因此而瘳。晋护公闻之曰:“裴侠危笃若此而不废忧公,因闻鼓声,疾病遂愈,此岂非天佑其勤恪也?”又司空许国公宇文贵、小司空北海公申徽并来候侠疾。所居第屋,不免霜露,贵等还,言之于帝。帝矜其贫苦,乃为起宅,并赐良田十顷,奴隶、耕牛、粮粟,莫不备足。搢绅咸以为荣。卒于位,谥曰贞。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裴侠“不以私废公”和“对奸吏起镇慑作用”的一组是(  )

A.侠将行而妻子犹在东郡     侠闻之,许其自首
B.宁以妻子易图也李贵乃于府中悲泣
C.忽闻五鼓,便即惊起积年隐没至千万者
D.所苦因此而瘳惧遭罪责,所以泣耳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裴侠七岁后即很聪慧,有异于一般孩童。为官后忠于皇上,荥阳郑伟认为天下动乱,劝他另谋前程,裴侠拒绝了这一忠告,毅然跟随皇上西迁入关。
B.裴侠生活俭朴,为官清廉。他每日只是粗茶淡饭,而不食鲜肥美味;从不私用郡中仆役,又不私取任何公物。因此受到人们尊重,称赞他为人间楷模。
C.裴侠在户部任职时严格约束官吏,揭发不法行为,并在短期之内取得成效;在工部任职时,又敦促奸吏坦白交代,仅李贵一人即招供贪污公款五百万。
D.裴侠时时以公事为重,深受晋公护的赞誉。皇上了解到他生活清贫,改善了他的居住条件,赏赐他良田、奴隶及各种物品,士大夫们都为此感到荣耀。

翻译下列句子。
(1)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
(2)裴侠危笃若此而不废忧公,因闻鼓声,疾病遂愈,此岂非天佑其勤恪也?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欲杀之。剑有雌雄。其妻重身当产。夫语妻曰:“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曰:‘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王大怒,使相之。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王怒,即杀之。
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杀之。去时嘱我:‘语汝子,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子出户南望,不见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底之上,即以斧破其背,得剑,日夜思欲报楚王。
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仇。王即购之千金。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邪?”曰:“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客曰:“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瞋目大怒。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王即临之。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故通名“三王墓”,今在汝南北宜春县界。
(选自《搜神记》)
下列语句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大怒,使相之相:审看
B.王即购之千金购:悬赏征求,重金收买
C.客曰:“不负子也。”负:辜负
D.愿王自往临视之临:面对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 B.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
C.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 D.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

何由知吾可也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于将、莫邪为楚王铸剑,铸了三年才铸成。楚王对此大怒,杀了干将。
B.莫邪的儿子长大后,母亲以实情告之。赤遵父嘱得剑,日夜思报父仇。
C.为躲避追捕,赤逃入山中,遇见一位愿为其报仇的人,便决然舍命相托。
D.侠客诱使楚王来到煮赤头的汤镬前并将其杀死,自己也献出了生命。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1~2题。
①子曰:"里①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
②子曰:"德②不孤,必有邻③。(《里仁》)
注:①里:居。②德:有德之人。③邻:亲近

1.

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环境对人的道德修养有重要影响,要谨慎选择。理想的居处应当是仁德之所。

B.

近朱者赤,择"仁"而处,受到仁德者的熏陶,对自己仁德的养成很有助益。

C.

选择与仁德为邻,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如不这样,别人怎么知道你的仁呢?

D.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会有志趣相同的人来亲近他。

2.

孔子说:"无友者不如己者。"(《学而》)意思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请结合上面有关"择处"的选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

阅读下面得文言文,完成1~3题。

张自新传

[明]归有光

张自新,初名鸿,字子宾,苏州昆山人。自新少读书,敏慧绝出。古经中疑义,群子弟屹屹①未有所得,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性方简,无文饰。见之者莫不讪笑,目为乡里人。同舍生夜读,倦睡去,自新以灯檠投之,油污满几,正色切责,若老师然。髫龀丧父,家计不能支。母曰:"吾见人家读书,期望青紫②,万不得一。且命已至此,何以为书?"自新涕泣长跪,曰:"亡父以此命鸿,且死,未闻有他语,鸿何敢忘?且鸿宁以衣食忧吾母耶?"与其兄耕田度日,带笠荷锄,面色黧黑。夜归,则正襟危坐,啸歌古人,飘飘然若在世外,不知贫贱之为戚也。

兄为里长,里多逃亡,输纳无所出。每岁终,官府催科,搒掠无完肤。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县吏怪其意气。方授杖,辄止之,曰:"而何人者?"自新曰:"里长,实书生也。"试之文,立就,慰而免之。

自新视豪势眇然不为意。吴中子弟多轻儇③,冶鲜好衣服,相聚集,以亵语戏笑,自新一切不省,与之语,不答。议论古今,意气慷慨。酒酣,大声曰:"宰天下竟何如?"目直上视,气勃勃若怒,群儿至欲殴之。补学官弟子员④,学官索贽金甚急,自新实无所出,数召笞辱,意忽忽不乐,欲弃去,俄得疾卒。

归子曰:余与自新游最久,见其面斥人过,使人无所容。俦人广坐间,出一语未尝视人颜色。笑骂纷集,殊不为意。其自信如此。以自新之才,使之有所用,必有以自见者。沦没至此,天可问邪?余悲自新之死,为之叙列其事。(选自《震川先生集》卷二十六有删节)

[注]①屹屹:同"矻矻",勤奋不懈的样子。②青紫:古代公卿经带之色,这里俯楷高官昱爵。③儇:轻佻,不庄重。④弟子员:生员

1.

对下列的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自新随口而应,若素 者 了:明白,了解
B. 不知贫贱之为 也 戚:忧愁
C. 县吏 其意气 怪:责怪
D. 见其 斥人过 面:当面
2.

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童年丧父的张自新没有因母亲的看法而放弃学习,坚持耕读,啸歌古人,幽然自得。
B. 张自新对吴中子弟的亵语戏笑不以为意,也不理解,所以无法与他们交流。
C. 作者对张自新的坎坷经历和怀才不遇深有感慨,痛惜他的病故,写了这篇传。
D. 文中选取张自新读书敏慧,耕读奉母等几件事来塑造人物,选材典型,形象饱满。
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且鸿宁以衣食忧吾母耶?

译:

⑵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

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