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材料二:我国已把“低碳化”作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前夕,中国向世界作出了负责任的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该减排目标远高于美国白宫在前一天所提出的“17%”的减排承诺。
(1)材料一反映了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哪一问题?这一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2)请运用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二中我国政府的做法。
(3)结合国情,谈谈把“低碳化”作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4分)
(4)追求“低碳”生活方式,你将改变哪些生活细节?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探究与实践。
2014年,在我们的家乡河北,有许多可圈可点的人和事,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材料一:2014年,一群人感动了河北,向世界书写着这片热土的时代宣言。

河北爱心救援队截至2014年底,已经有1800余名志愿者,240多个日日夜夜,4000余次义务救援……不论三九严寒还是盛夏酷暑,他们是游走在城市中的“暖心人”。
2002年大学一毕业,贾振海就到西藏日喀则地区支教,到现在快13年了。截至2013年,一共有97名保定学院学子奔赴条件艰苦的西部和边疆地区,扎根基层教书育人。


(1)感动河北人物的事迹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哪些方面的内容?
材料二:2014年,河北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加大,全年淘汰了1500万吨炼铁、1500万吨炼钢、3918万吨水泥、平板玻璃2533万重量箱,超额完成淘汰任务。而受此影响,2014年,河北省经济增速为6. 5%,与2013年比,增速低了1.7个百分点。然而在经济增长降速的同时,2014年,全省结构调整、民生改善双双提质提速。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跑赢全省经济增速。
(2)材料二体现了党和政府怎样的发展观和执政理念?二者有何关系?
材料三:2015年1月8日,河北地方两会召开。河北省省长张庆伟做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决定下调2015年经济增速至7qo,继续压减过剩产能。
(3)河北下调2015年经济增速至7%,继续压减过剩产能。试分析这样做的理南。
(4)上述材料和问题,反映出河北发展中的总布局是怎样的?

阅读材料,分析说明。
材料一:2014年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一年间,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财税体制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公车改革、央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城乡养老并轨等一批重大改革方案相继出台,改革总体部署全面展开,以破竹之势,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向纵深推进。
材料二:2014年12月,周永康因以权谋私、收受巨额贿赂,泄露国家机密等问题被开除党籍依法逮捕,成为首位因腐败而落马的政治局常委级“大老虎”。
材料三:习近平主席发表2015年新年贺词:我们的蓝图是宏伟的,我们的奋斗必将是艰巨的。
(1)材料一表明什么?
(2)周永康从权力之巅到“笼中老虎”表明什么?
(3)我们的宏伟蓝图是什么?结合材料和问题谈谈怎样为实现蓝图而奋斗?

根据材料和漫画,简要回答。
2014年12月11日在曼谷飞往南京的航班上,乘客因自己的要求没有得到及时满足就热水泼空姐、食物扔满地,扬言炸飞机、敲击窗玻璃,致使飞机被迫返航。
(1)从权利和义务的角度,简要评价大闹亚航的游客行为?
(2)对于这起事件,游客应吸取哪些教训?

当今社会,很少有人通过书信与人交流了。但中学生明明却常常通过写信与人交往。下面摘取几封信的片段共赏。
“爸爸、妈妈,我爱你们!在家里经历的许多事情,让我懂得了‘羊有跪乳之恩’的内涵,我会改掉睡懒觉的习惯,谅解爸爸偶尔的暴躁和妈妈的啰嗦。”
“老师,您辛苦了!您不仅教给了我们丰富的知识,还培育了我们健康的心理:自信、自强······”
“李明同学,你好,别忘了我俩‘净化网络,从我做起’的约定呀!”
父母看信后心里洋溢着幸福;老师看信后,增添了几份欣慰;同学看信后,感受到了责任。是的,文明交往是一束光、一朵花,它温暖了家庭,扮靓了社会。
(1)明明在家里可能经历了哪些事情,触动他给父母写这封信?(答出三点)
(2)给老师信中的省略号“……”,省略的内容还有可能是什么?(答出三点)
(3)假如你是明明的同学,你会怎样履行约定呢?(答出四点)
(4)从信中,我们看到明明懂得了哪些与人交往的道理?(至少答三条)

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报道,某职业学校16岁学生林某,自从结识社会上几个游手好闲的“朋友”后,逐渐变得无心学习,迷恋网络游戏,经常逃学旷课、夜不归宿。经学校多次教育,林某仍不思悔改,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从学校毕业后,因盗窃财物,参与赌博,被公安机关拘留。后来因伙同他人持刀绑架一名小学生致其重伤,并向其家长勒索人民币上万元,林某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七年。
(1)材料中林某持刀绑架小学生致其重伤并向其家长勒索上万元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哪些权利?
(2)我们青少年应从林某从违纪到犯罪的变化过程中得到什么启示?
(3)林某走上犯罪道路不是偶然的,与他沾染的不良行为有关。请你思考一下,中学生的不良行为一般有哪些?(不少于四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