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张郃字俊乂,河间鄚人也。汉末应募讨黄巾,为军司马,属韩馥。馥败,以兵归袁绍。绍以郃为校尉,使拒公孙瓒。瓒破,郃功多,迁宁国中郎将。
太祖与袁相距于官渡,绍遣将淳于琼等督运屯乌巢,太祖自将急击之。郃说绍曰:“曹公兵精,往必破琼等;琼等破,则将军事去矣,宜急引兵救之。”郭图曰:“郃计非也。不如攻其本营,势必还,此为不救而自解也。”郃曰:“曹公营固,攻之必不拔。若琼等见禽,吾属尽为虏矣。”绍但遣轻骑救琼,而以重兵攻太祖营,不能下。太祖果破琼等,绍军溃。图惭,又更谮郃曰:“郃快军败,出言不逊。”郃惧,乃归太祖。
太祖得郃甚喜,谓曰:“昔子胥不早寤,自使身危,岂若微子去殷、韩信归汉邪?”拜郃偏将军,封都亭侯。授以众,从攻邺,拔之。从讨柳城,与张辽俱为军锋,以功迁平狄将军。别征东莱,讨管承,又与张辽讨陈兰、梅成等,破之。从破马超、韩遂于渭南。围安定,降杨秋。与夏侯渊讨鄜贼梁兴及武都氐。又破马超,平宁建。太祖征张鲁,先遣郃督诸军讨兴和氐王窦茂。太祖从散关入汉中,又先遣郃督步卒五千于前通路。至阳平,鲁降,太祖还,留郃与夏侯渊等守汉中,拒刘备。郃别督诸军降巴东、巴西二郡,徙其民于汉中。进军宕渠,为备将张飞所拒,引还南郑。拜荡寇将军。刘备屯阳平,郃屯广石。备以精卒万余,分为十部,夜急攻郃。郃率亲兵搏战,备不能克。其后备于走马谷烧都围,渊救火,从他道与备相遇,交战,短兵接刃,渊遂没。当是时,新失元帅,恐为备所乘,三军皆失色。渊司马郭淮乃令众曰:“张将军,国家名将,屡建战功,刘备所惮;今日事急,非张将军不能安也。”遂推郃为军主。郃出,勒兵安陈,诸将皆受郃节度,众心乃定。太祖在长安,遣使假郃节。太祖遂自至汉中,刘备保高山不敢战。太祖乃引出汉中诸军,郃还屯陈仓。
(选自《三国志·魏书十七》)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与袁相距于官渡 距:同“拒”,抗拒,抵御
B.又更谮郃曰 谮:诬陷,中伤
C.昔子胥不早寤 寤:觉醒
D.遣使假郃节 假:假托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则将军事去矣 ②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B.①而以重兵攻太祖营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①授以众 ②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D.①刘备所惮 ②行将为人所并
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张郃是“国家名将,屡建战功”的一组是
①绍以郃为校尉,使拒公孙瓒 ②从攻邺,拔之 ③与夏侯渊讨鄜贼梁兴及武都氐
④郃别督诸军降巴东、巴西二郡⑤郃率亲兵搏战,备不能克
⑥今日事急,非张将军不能安也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⑤⑥ D.①⑤⑥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汉末年,张郃应征入伍,讨伐黄巾军,在韩馥部下担任军中司马的职务。韩馥失败以后,张郃带兵投奔了袁绍。
B.淳于琼等人押运粮草驻扎乌巢时,曹操亲自领兵攻击淳于琼所部。张郃劝袁绍应该尽快带兵援救淳于琼,但袁绍却听信郭图的话导致全军崩溃。
C.曹操率领大军征伐张鲁的时候,率先派遣张郃带领五千步兵作为开路前锋。结果,大军刚到阳平关,张鲁就献城投降了。
D.刘备驻扎在阳平关,夜间对驻扎在广石的张郃突然发动攻击,张郃率领着亲兵拼死奋战,刘备到底也没有攻克广石。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曹公营固,攻之必不拔。若琼等见禽,吾属尽为虏矣。
(2)从破马超、韩遂于渭南。围安定,降杨秋。
(3)郃出,勒兵安陈,诸将皆受郃节度,众心乃定。
写出下列句子中“于”字和“焉”字的意义和用法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2.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
3.海运则将徙于南冥《逍遥游》
4.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
5.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
6.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7.则将焉用彼相矣《季氏将伐颛臾》
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解释下列加点实词的含义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2.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3.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4.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5.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6.安步以当车
7.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8.何可胜道也哉
9.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10.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写出下列各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学而时习之
2.裴子闻而哂之
3.某所,而母立于兹
4.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
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6.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7.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8.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解释下列加点实词的含义:
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2.并曾赋敛,仓库少内
3.乘彼垝垣,以望复关4.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5.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6.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7.扶辇下除,触柱折辕8.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9.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10.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写出下列句子中“为”与“所”字的意义和用法。
1.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2.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3.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4.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苏武传》
5.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
6.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7.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8.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苏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