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杜麦思在《中国札记》一书中,以近乎狂热的态度呼吁建立起一种向全体英国臣民开放的竞争性的制度,从而提高英国行政官员的水平,并促进大英帝国的团结。杜麦思的呼吁是有感于中国
A.察举制的实行 | B.内阁大学士的选拔 |
C.科举制的推行 | D.军机处的设置 |
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角度是
A.从矛盾对立转化出发 | B.从天人感应出发 |
C.从万事万物本源出发 | D.从人的本性出发 |
《“南海一号”:海上丝绸之路的荣光》一文中说:“据记载,东南亚一些国家在中国陶瓷传入以前,多以植物叶子为食器。宋瓷输入后,它们改变了过去掬而食之的饮食习俗,用上了精美食用的瓷器……”。这段话的核心观点是
A.东南亚一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 B.中国瓷器受到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欢迎 |
C.中国瓷器在宋朝开始外传 | D.贸易交流有利于促进文明进步 |
有学者研究认为“中国古代赋役结构演变的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人头税逐渐向资产税转化,二是力役逐渐由现役向代役、雇役转化,而这两条途径的最终汇合点为田亩税”。这两条途径最终完成汇合是
A.唐朝的两税法 | B.宋朝的募役法 |
C.明朝的一条鞭法 | D.清朝的“摊丁人亩” |
商业的发展与人们的文化生活密不可分。在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城市经济走向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的过程中,与这些经济现象相适应,文化领域也成就非凡。这些成就不包括
A.小说的出现和繁荣 | B.魏晋书法的形成和发展 |
C.宋朝风俗画的发展 | D.“工商皆本”思想的提出 |
2009年11月27日,电影《花木兰》开始上映。它讲述了北魏时期一个姑娘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这则故事蕴含的历史信息不包括
A.封建社会农民有服兵役的义务 | B.封建伦理道德对当时社会生活影响非常深刻 |
C.男耕女织是当时基本的分工方式 | D.封建政府提倡男女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