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2002年12月3 日,在蒙特卡罗世界博览会申办现场,中国代表团向与会人员介绍中华文化,赢得人们热烈的掌声,也迎来了2010年世博会将在上海举行的好消息。除了今非昔比的强大国力、良好的国际形象和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力以外,是5000年的灿烂瑰丽的中华文明,当代中国融合中西,独具风格的中华文化,蓬勃向上的中华民族精神,让中国闪亮走向世界,打动了世界。
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中华文化有什么特点和影响?
(2)五千多年灿烂瑰丽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而不衰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我们在班集体中和老师、同学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人生时光,毕业临近,感恩相遇,感伤别离。
【美好回忆】
九年级(2)班的同学在最后一次师生恳谈会上回忆往事,依依惜别。
(1)请你用几个词为这个班集体画像。
【向阳而生】
梁启超说:“人者固非可孤立生存于世界也,必有群然后人格始能立。”集体生活对我们有着特殊的意义。
(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集体如何涵养我们的品格。
【师恩难忘】
(3)毕业是暂时的离别,请给自己最喜欢的老师写一句临别赠言。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当今世界变乱交织,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共建“一带一路”走过了第一个成果丰硕的十年。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十年的历程证明,共建‘一带一路’站在了历史正确一边,符合时代进步的逻辑,走的是人间正道。共建‘一带一路’源自中国,成果和机遇属于世界。”在18日举行的民心相通专题论坛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青少年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了各自关心的问题。
(1)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沿线国家青少年提出的问题予以解答:
①为什么说“一带一路”走的是“人间正道”。
②参与“一带一路”合作的国家有150多个,这条“人间正道”能与这些沿线国家共享哪些“成果和机遇”。
(2)“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你认为,参加这样的国际交流活动,需要新时代中国青少年具备怎样的素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劳动创造幸福,奋斗铸就伟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杨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结合材料,运用权利义务的知识,阐述在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的积极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家是甜蜜轻松的避风港,是世世代代血脉相连的共同体,总能给人以温暖和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
阅读材料,谈谈你在人生第一所学校中的收获。基于以上收获,你应该做些什么。
(上述要求需至少从两个角度作答)
奋斗中国。
材料一:2024年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70周年。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
(1)根据“根本政治制度”的相关内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坚持①____;必须全面推进②____;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材料二: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在2024年五四青年节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祝贺,希望广大青年“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2)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你准备如何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答出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