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写道:“他们正办《新青年》,然而那时仿佛不特(仅)没有人来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我想,他们(或)许是感到寂寞了……”这反映出新文化运动的一个局限性是
| A.没有找到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和方向 | B.急功近利,试图仅靠文化运动改造社会 |
| C.脱离群众,运动仅限于知识分子范围 | D.在思想方法上犯了形式主义的错误 |
亚当•斯密说:“发现美洲和经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 文中所谓“发现美洲”的历史人物是
| A.麦哲伦 | B.达•伽马 | C.哥伦布 | D.迪亚士 |
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
| A.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 | B.希望传播天主教 |
| C.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 | D.西方商路不通 |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最能体现这一结论的是
| A.苏州丝织业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
|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
| C.租佃经营方式的推广 |
| 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白银 |
据清代叶梦珠《阅世编》载,晚明上海“棉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两,多或数十万两,少亦以万计,以故牙行奉布商如王侯,而争布商如对垒。” 材料反映出明代
| A.商业较繁盛但是缺乏竞争 | B.农产品出现商品化趋势 |
| C.上海的对外贸易发达 | D.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商业资本活跃 |
“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与雍正的这句话观点不一致的是
| A.“上农除末,黔首是富” |
| B.“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
| C.“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
| D.“禁商办、仆役、倡优、下贱不许服用貂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