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明在实验室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他先将待测液体倒入量筒,如图甲所示,则待测液体的体积为     cm3。接着小明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0g,然后他将量筒中的液体全部倒入烧杯内,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待测液体的总质量为      g。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待测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g/cm3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物质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记录的部分数据及现象见表:

实验序号

物距 u / cm

像距 v / cm

像的性质

1

60

12

倒立缩小实像

2

30

15

3

15

倒立放大实像

4

20

20

倒立等大实像

(1)该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 f =     cm

(2)上表中空白处,像的性质是   ,像距 v =     cm

(3)当 u f 的大小关系满足 u     f 时,光屏上接收不到像。

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2 . 5 V ,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10 Ω ,有两个规格为“ 10 Ω 1 A ”、“ 50 Ω 2 A ”的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为 6 V

(1)本实验中应选择规格为   的滑动变阻器。

(2)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并在图乙的线框内画出电路图。

(3)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在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为    A ,此时小灯泡的电功率   (选填“大于”或“小于”)额定功率。

(4)用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也可以测量电阻,若考虑电压表的分流作用,那么测量值要比真实值   (选填“大”或“小”)

某实验小组为了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如下: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滑块的重力,滑块和钩码的总重记作 G

②将放有钩码的滑块放到平板小车的水平接触面上,通过水平细线和弹簧测力计相连,向左拉动平板小车,待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读出示数 F

③多次改变滑块上的钩码的个数并重复步骤②,记录相应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④仅更换表面不同的平板小车,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接触面

钩码个数

滑块和钩码总重量 G / N

弹簧测力计示数 F / N

接触面一

1

1.5

0.6

2

2.0

0.8

3

2.5

1.0

接触面二

1

1.5

0.9

2

2.0

1.2

3

2.5

1.5

(1)此实验是根据   原理测出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该滑块分别在两个接触面上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f 与对应压力 F N 关系的图象。

(3)由图象可知,滑块对接触面的压力变大,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接触面   (选填“一”或“二”)的表面更粗糙。

(4)此实验中是否必须匀速拉动小车?   (选填“是”或“否”)

某同学在做“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物质

次数

质量 m / kg

升高温度△ t / ° C

加热的时间 t / min

1

0.1

10

2

2

0.2

10

4

3

0.1

10

1

4

0.2

10

2

(1)实验中记录加热时间的目的是   

(2)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的多少物质的   有关。

(3)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   (选填“相同”或“不同”)

(4)分析第14次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加热时间相同,单位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的温度   (选填“相同”或“不同”

(5)由上述分析可以得出   (选填“甲”或“乙”)物质的吸热能力强。

(6)该实验采用的物理学研究方法是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蜡烛恰好在光屏上成倒立   的实像,可以判断此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   (选填“大于”或“小于” 20 cm ,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原理。若某同学不小心用手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这时在光屏上将   (选填“会”或“不会”)成一个完整的像。

(2)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不断缩短,光屏上的像逐渐   (选填“向上”或“向下”)移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