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2NO2(g)N2O4(g) ΔH(298K)=-52.7kJ·mol-1,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温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做了如下两组实验:
Ⅰ.该小组的同学取了两个烧瓶A和B,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NO2与N2O4的混合气体,中间用夹子夹紧,并将A和B浸入到已盛有水的两个烧杯中(如图所示),然后分别向两个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和NH4NO3固体。
请回答:
(1)A中的现象 ,B中的现象 ;
(2)由此可知,降低温度,该化学平衡向 (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3)该化学反应的浓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升高温度,该反应中NO2的转化率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Ⅱ.在三支容积均为30cm3针筒中分别抽入10cm3NO2气体,将针筒前端封闭。
(1)将第二支针筒活塞迅速推至5cm3处,此时气体的颜色变深,一段时间后气体颜色又变浅了,但仍比第一支针筒气体的颜色深。
①推进针筒后颜色变深的原因是 ;
②一段时间后气体颜色又变浅的原因是 ;
③由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2)将第三支针筒活塞快速拉至20cm3处,该同学观察到的现象是 ;
在此过程中,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NO2的转化率将 。
已知一定条件下,单质X、Y、Z与化合物甲、乙之间存在如下变化关系:
(1)若X是O2,Y是S,Z是H2,化合物甲是一种可燃性气体,则化合物甲是
,化合物乙是。
(2)若X是Mg,Y是C,Z是O2,化合物甲是一种不可燃气体,则化合物甲是,化合物乙是。
NO是污染大气的有毒气体,为了消除NO的污染,可将它跟氨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一种完全无污染的气态单质,该单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这种单质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配平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K2S + HNO3 ==KNO3 +NO↑+S +H2O
当反应中有3mol电子发生转移时,有mol HNO3参加反应。
向溴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并灼烧,最后得到的固体物质是,溴化钠跟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它的主链上有个碳原子,按系统命名法的名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