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
实验 序号 |
金属 质量/g |
金属 状态 |
C(H2SO4) /mol·L-1 |
V(H2SO4) /mL |
溶液温度/℃ |
金属消失 的时间/s |
|
反应前 |
反应后 |
||||||
1 |
0.10 |
丝 |
0.5 |
50 |
20 |
34 |
500 |
2 |
0.10 |
粉末 |
0.5 |
50 |
20 |
35 |
50 |
3 |
0.10 |
丝 |
0.7 |
50 |
20 |
36 |
250 |
4 |
0.10 |
丝 |
0.8 |
50 |
20 |
35 |
200 |
5 |
0.10 |
粉末 |
0.8 |
50 |
20 |
36 |
25 |
6 |
0.10 |
丝 |
1.0 |
50 |
20 |
35 |
125 |
7 |
0.10 |
丝 |
1.0 |
50 |
35 |
50 |
50 |
8 |
0.10 |
丝 |
1.1 |
50 |
20 |
34 |
100 |
9 |
0.10 |
丝 |
1.1 |
50 |
20 |
44 |
40 |
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4和5表明, 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反应速率越快,能表明同一规律的实验还有 (填实验序号);
(2)仅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实验有 (填实验序号);
(3)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 ,其实验序号是 。
(4)实验中的所有反应,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约15℃)相近,推测其原因:
从含铜、银、金和铂的块状金属废料中提取铂、金、银的一种工艺如下:
根据以上工艺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时,以_____________为阳极,纯铜为阴极,CuSO4溶液为电解液,则阴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
(2)AgCl溶于氨水后所得的溶液含有的一种阳离子,在碱性条件下,也可用葡萄糖将其还原为银,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写出步骤④的离子方程式:
(4)金和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u +6HNO3(浓)Au(NO3)3+3NO2↑+ 3H2O,因该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极小,所以金几乎不溶于浓硝酸,但金却可以溶于王水,试简要解释之:
(5)写出反应⑤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短周期元素A、B、C、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A |
B |
C |
D |
(1)设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M,则M____________。
A.必为奇数B.必为偶数C.可能为奇数,也可能为偶数(2)若D是地壳中含量位居第二的元素,其单质是制造太阳能电池板的关键材料,其氧化物在数据传输方面贡献突出,则:
①D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__;
②B形成的一种单质分子(甲)可以和钾“掺杂”
在一起制造出化合物乙,其晶胞如右图所示,则该晶
体中甲分子和钾原子的个数比为 ;
(3)若D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等于其它各层电子数之和,则:
①用电子式表示D元素氢化物的形成过程 ;
②过量A元素的氢化物与D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生成化合物Z,则Z的水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③用上述某元素的氢化物X与另一元素的氧化物Y反应,可生成一种强酸,则X、Y可能为:
和 ,或 和 (填分子式)。
如图所示,将等物质量的Cl2和CH4充入一容积为25 mL 的量筒,并将量筒倒置在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水槽中,用日光散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1);
(2);
(3)。
在烃的分子结构中,每减少2个氢原子,则碳碳间便增加一对共用电子。已知分子组成为CnH2n+2的烃分子中碳碳间的共用电子对数为 n – 1,则化学式为CnH2n-2的烃分子结构中,碳碳间的共用电子对数为,Cx 也可视为烃脱氢后的产物,则C60中碳碳间的共用电子对数为;若某碳单质分子中碳碳间的共用电子对数为 140 ,则该单质的分子式为。
(1)烷烃分子CnH20中,n值应为,相对分子质量为128的烷烃的分子式为,碳、氢的质量比为9:2的烷烃,其结构简式为。
(2)某气态烃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1.34g/L,其相对分子质量为,在该烃中碳的质量分数为80%,则其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化学是为。